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拥有了“户口本”

确权赋能:国家公园确权登记成效初显
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圆满完成登簿,通过摸家底、建档案,明确了“谁所有”“由谁管”,真正实现“底数明、权属实、边界清”。一本本绿水青山的“户口本”,使产权更明晰、权益更显化,落实保护责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激活了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效能。
-——为维护国家公园所有者权益提供产权凭证。根据《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但具体由谁来代表行使、如何行使、行使的权利内容是什么,长期以来并不明晰。通过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将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国家公园四至范围在国土空间上精准落地,以登记的法定形式,明确和宣示了国家公园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清晰界定不同层级政府行权的具体范围,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能够为国家公园产权管理提供支撑。通过清晰界定国有与集体所有的权属边界,妥善化解国家公园范围内的权属争议,同时关联不动产登记信息,明晰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划清了权属界线,解决了所有权人不清、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为国家公园所有者职责履行主体“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产权依据。
-——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夯实产权基础。近年来,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仍面临产权界定、资产配置与有偿使用等难题。通过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解决了一批自然资源产权纠纷,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划清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边界,清晰掌握国家公园的产权“家底”,建立涵盖各类自然资源权属状况和自然状况的数据库,为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处置、配置、有偿使用和收益管理等提供权责归属依据。
-——为加强国家公园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提供服务保障。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国家公园涉及的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森林、水流、草原等,这些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往往跨越多个行政区划和管理部门。通过国家公园确权登记,将国家公园作为独立的登记单元,依法对国家公园内的水流、森林、山岭、草原、湿地、滩涂等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将国家公园内各类自然资源的权属状况、自然状况等信息在登记簿进行记载,明确谁所有、谁管理、谁负责,为国家公园分类施策、生态保护和有效监管提供产权依据。登记结果具有公示公信效力,相应内容及时更新,并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权责主体夯实生态保护责任,有利于生态资产保值增值,助力提升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