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图片开云online(中国)>

从“酱油湖”到“候鸟天堂”:乌梁素海的绿色蝶变

2025-10-14 08:51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这是6月4日拍摄的乌梁素海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志鹏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8日电(记者赵泽辉)游船穿梭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海鸥翩翩起舞,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这难得的美景。国庆假期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的乌梁素海迎来大批游客。

乌梁素海,这个蒙古语意为“红柳湖”的黄河流域最大淡水湖,总面积293平方公里,是19世纪中期黄河主河道南移后形成的河迹湖。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自然补给水量减少,加之工农业排水等因素,湖内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水质一度恶化为劣五类。

“小时候湖水随便喝,水可好了。大约20年前,水不行了,造纸厂、化工厂都往里排污水,湖水就跟酱油一样,隔着河岸很远就能闻到臭味。”从小在湖边长大的66岁渔民刘广孝回忆起这片“塞外明珠”生态变化的历程。

近年来,内蒙古持续推进乌梁素海流域系统治理。随着治理不断深入,乌梁素海治理由单纯“治湖泊”向系统“治流域”转变。

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包巍介绍,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自2018年启动以来,累计投资数十亿元,实施生态补水、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治理。在上游,100多万亩乌兰布和沙漠得到综合治理,有效阻挡了泥沙流入黄河。同时,流域范围内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和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推进,基本解决了点面源污染问题。

经过多年治理,乌梁素海整体水质已由劣五类稳定提高到五类、局部优于五类。水面面积稳定在29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约4米。为了持续改善水质,近年来当地年均从黄河向乌梁素海补水5亿立方米,对生态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环境改善后,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乌梁素海成为“候鸟天堂”。刘广孝说:“现在有好多水鸟,过去我们都没见过,去年还发现了火烈鸟。”据统计,目前乌梁素海已有鱼类29种、鸟类264种,每年开春后都会迎来大批候鸟,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包括斑头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  2  >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