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一

2025-10-31 09:20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一

新华社记者周圆、温竞华、王悦阳

创新被置于新发展理念之首。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近期,记者在科研院所、企业车间等创新一线观察到,各方着眼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竞逐科技制高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创新力在提升

10月中旬,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在深圳举行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示波器是电子通信产业的关键装备,将肉眼看不到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深圳市万里眼技术有限公司CEO刘桑介绍,高端示波器曾长期被国外垄断。研发团队持续攻坚,系统性攻克关键器件、先进材料、制造工艺等难题,实现了国产示波器带宽从20GHz到90GHz的跨越。

一台示波器的突围,正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的缩影。

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0位。联合国副秘书长盖·莱德以“进入创新爆发期”形容中国科技创新现状。

记者走访时发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在多领域涌现,多方面创新力量蓬勃生长,推动科技创新由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迈进。

看行业,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接连取得新发现;我国团队研究出可弯折20000次柔性电池;重大科学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等。

看创新主体,宇树科技发布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H2;北京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模拟计算芯片……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互为补充,又各有侧重。

“当前我国多领域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的影响广度和深度快速提升。”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表示,《建议》提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将进一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两“链”在相融

“创新力”转变为“生产力”,关键在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走进位于成都郫都的蜂鸟智造中试基地,数条中试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一款印着多国认证标志的户外充气设备,正在进行第四代测试,即将走向市场。

“科技创新通过中试放大验证、小批量生产,能更准确地估算成本和产业化前景。”蜂鸟智造项目总监谢雨峰介绍,基地提供的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已助推300多款产品成功量产上市。

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一个个类似的平台正在各地加快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超过2400个,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助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更多探索正在展开。

产学研融合深度推进。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研制出光栅尺等系列产品,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公司总经理盛守青说,公司依托长春光机所的光学技术积淀,与吉林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精密传感器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等,“成功离不开产学研一块使劲”。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七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多地出台政策,完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创新企业人才引培机制等。目前,全国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0.4万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议》作出一系列部署:“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等。

政策带动、市场激励,将让更多创新链的好技术,落地为产业链的新应用,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新动能在凝聚

在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总部,展厅内,陈列着五轴高速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工业软件等自研自制成果。不远处的研发中心,团队忙着攻关精密数控机床软硬件技术。

精密数控机床被视作工业母机,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石。《建议》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作出部署,要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近期,我们获得国家级产业基金和业界的战略投资,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工业母机领域深耕细作,力争在高端五轴机床市场的占有率进入全球前列。”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执行总裁张保全说。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建议》正凝聚起各方创新力量。

建设智能产线、优化企业内部流程……通过智能化转型,联想的制造和物流成本降低了约20%。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告诉记者,“十五五”时期,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普及全面提速、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的关键时期。联想将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制造”深度融合,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近年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大力倡导“以行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学行交替”培养本科生和“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的项目,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说,未来将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方面先试先行,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我们相信,经过未来五年的奋斗,中国的科技实力又将迈上一个大台阶,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更大成效。”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说。

【责任编辑:王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