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这几个“亿”想不到:上海“绿波”扬起科创浪花

2025-10-30 14:00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上海10月30日电(记者丁汀、周心怡)当全球产业竞争来到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字路口,一座城市应如何锚定自己的航向?上海,正以能源革命驱动产业革命,打造立足本土、面向未来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边是闵行的车间里,为捕获“风”、驾驭“光”而打造的巨型装备静默运转;一边是嘉定的街头,依靠清洁电能和尖端算法自如穿梭的智能网联车流。这“动”与“静”的呼应,传统工业区与未来智慧城的交融,共同勾勒出申城在能源革命浪潮下最前瞻的产业图景。

作为上海近代工业“四大金刚”的诞生地,闵行区如今已成为先进能源装备的产业高地。2024年,闵行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其中先进能源装备产业规模约占全市三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集聚区。其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产业是上海首批“市区协同”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现已成为闵行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大零号湾”科创大厦。新华社发

在闵行区“大零号湾”,这个以“科技创新策源”定位的功能区内,每天几乎都在上演着“从0到1”的能源创新突破。位于园区内的上海尚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所研发的新型光伏建材突破了以往“美观与效率不可兼得”的行业难题。

“过去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我们的研究成果还只是烧杯中初具形态的材料;而如今,团队已经能量产2米×1米的特色光伏建材,实现了从实验室样品到工程化产品的跨越。”上海尚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涛感慨道。

创新要素仍在加速聚集。日前,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在闵行区正式揭牌。根据规划,闵行区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力争2025年产业营收达到1000亿元,2030年突破1500亿元。依托“一核一带”布局,“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与江川路沿线工业基地将形成闭环产业链。

数十公里外的嘉定安亭,上汽奥迪智造基地的机械臂正精准抓取电池组件,每60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这座见证产业跃迁的智造基地,本身就是技术突破的典型例证。

上汽奥迪智造基地的数字化车间。新华社发

2025年8月,占地面积达26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36万辆的基地正式落成,其背后是一系列硬核技术的支撑。“核心部件100%自动化装配、关键岗位100%精准检测、自动涂胶点位100%视觉检测。”基地厂长徐治勤介绍,通过AI视觉检测、数字孪生、激光测量等前沿技术赋能,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车间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率,全流程数据100%可溯源。

汽车,是嘉定刻入基因的城市名片,更是其锚定未来的核心赛道。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浪潮加速,嘉定自“十四五”以来便聚焦“新汽车”生态构建,全力推进世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建设。产业成长的势能清晰可见:汽车“新四化”总产出从2020年的943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2672亿元,以强劲势头印证着转型成效。

7月18日,“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在嘉定揭牌。根据《协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行动方案(2025—2030年)》,到2030年,嘉定区汽车产业规模要突破3500亿元,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突破1000家。

一辆智能网联汽车在上海市嘉定区的道路上行驶。新华社发

上海正通过市区协同、链主带动,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2024年,上海能源装备产值超1900亿元,占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近1/3,在核电、重型燃机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

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产业这两大集群的崛起,正是上海能源装备产业蓬勃发展与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的缩影,它们共同构筑起“创新策源—成果转化—规模生产—绿色供应”的绿色能源闭环,为这座城市向新发展、向高攀登注入可持续的绿色动能。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