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新华视点丨居家适老化改造,如何改到老年人心坎儿上?

2025-10-30 14:01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老有所养,事关民生福祉。2025年初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近年来,各地不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逐步增强。

当前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如何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让老年人从“安居”走向“优居”?“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居家适老化改造成效初显

铺设防滑垫、更新老旧电线、加装智能马桶和扶手,家住浙江省杭州市和睦社区的80岁居民王渭英家里今年迎来大变样。“改造后真是安全又方便,心里踏实多了!”王渭英由衷感慨。近年来,杭州市大力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生活品质。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据了解,约90%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2024年2月1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居民钱金秀老人在经过适老化改造的卫生间内洗脚。新华社发(陈暐 摄)

从推出多个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到出台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区无障碍改造和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等相关政策,近年来,我国就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快适老住宅建设等作出一系列部署。各地将居家适老化改造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加速推进,范围不断扩大、方案陆续细化,从试点探索迈入广泛实践。

浙江、贵州、天津、宁夏等地推出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补贴政策,明确对老年人家庭购买适老化产品给予补贴。其中,浙江2024年完成适老化改造6.49万户,申领补贴资金6.03亿元。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出台文件,通过搭建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平台、明确改造项目建议清单等形式,规范居家适老化改造管理。其中,北京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实施意见》,链接整合和集中展示适老化改造相关服务机构,定期发布适老化改造产品和服务资讯。

湖北武汉等地着力探索适老住宅建设,出台《武汉市城镇住房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文件,打造一批可租可购的适老住宅产品。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国累计支持22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落地,居家养老更便利、社区支持更有力。

进一步提升改造的精准性

此前,家住重庆市渝中区的84岁居民甘奶奶洗澡后脚底打滑不慎摔倒,导致软组织损伤。评估了甘奶奶情况后,渝中区相关部门将她家纳入居家适老化改造范围,为其量身定制了改造方案。

“老年群体跌倒风险与身体机能衰退呈正相关,居家适老化改造首先要提高老年人在家庭环境中的安全性。”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康琳说。

老年群体的身心状况、房屋建筑情况、经济条件和代际关系等各有不同,适老化改造的需求也不一样。记者调研发现,目前一些居家适老化产品定位模糊,改造效果不尽如人意。

比如,有的适老化产品功能眼花缭乱、操作界面复杂,老年人的学习成本较高;有的产品虽然实用但能耗较大,不符合许多老年人的节俭习惯;还有的改造方案千篇一律,不能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2024年10月18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的“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样板间建成开放,工作人员正在介绍卫生间安装的智能监护设备。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对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泰昌认为,适老化改造应让老年人一同参与,围绕目标群体精准匹配需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设适老化改造样板间,让社区居民直观感受改造效果。

“适老化改造不是普通的家庭装修,而是要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及行为习惯有深刻理解。”杭州广宇安诺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肖艳彦说,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扶手安装,都要精准计算高度、角度、承重力等;地面防滑处理,要考虑材质摩擦系数与清洁维护。

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会长徐佳增建议,建立区域性的适老化改造服务资源库,汇集经过认证的服务商、产品供应商和专业人才信息,方便有需求的家庭查询联系。

加强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保障

衰老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居家适老化改造也并非“一锤子买卖”。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的适老化改造存在服务保障支持不足的问题。

比如,有的地方为老年人配置了智能设备但未安排人员提供帮助指导,老人反映设备“不好用”“不会用”,最后成了摆设;有的地方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方案缺乏为二次改造预留空间的意识,再次改造时往往要破坏地面、墙体,增加了改造成本。

“居家适老化改造不仅要进行‘硬件改造’,还要为老年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陈泰昌说。

针对相关服务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够高的问题,徐佳增建议,出台政策鼓励建筑、工程、医护等相关领域的“银发专家”参与适老化改造工作,提升行业专业水平。

2025年4月24日,在吉林省四平市地直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助老员王占野(左)与同事为老人试用理疗仪。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各地在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时,应在评估更规范、响应更及时、监管更到位等方面下功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表示,要实施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抓好已出台的适老化改造相关国标和行业标准的贯彻落实,确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落地见效、执行到位。

“建议进一步完善居家适老化改造政策保障,在当前改造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将社区生活环境适老化改造工作与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天津市社区养老服务业协会会长何伟认为,可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台账,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监督。

对于已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老年人,天津市老龄产业协会会长王淑洁建议,要依托现有基层治理体系进行基础能力动态追踪,特别是对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应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对异常情况的主动预警。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