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大会在深圳举办

10月24日至26日,第十届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大会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举办。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10月24日至26日,第十届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大会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举办。此次大会由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及深圳市粉红丝带乳腺关爱中心联合主办,旨在通过科技赋能乳癌精准防控,促进全球乳癌防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登记办公室主任陈万青教授就我国乳腺癌发病与预防筛查情况进行了介绍,“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偏早,大约在54-56岁之间,且近几年发病年龄略有上升,地区分布差异不明显。随着近年来防治力度加强,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委员会执行主任、空军军医大学师建国教授围绕气血免疫癌症康复与乳腺癌的智慧治疗展开论述。他指出,癌症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其本质并非仅仅是局部病变。他建议将关注焦点前移,把“乐、吃、动、睡”等要素融入肿瘤康复的全过程,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激活机体的抗癌、控瘤潜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指出,要从患者整体出发,融合多学科知识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注重术后康复与心理干预的结合。
大会同时探讨了基因组学、精准医疗等前沿技术在乳癌防治中的应用。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乳腺科学科带头人廖宁教授指出,防治乳腺癌最关键在于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我们应把治愈乳腺癌作为我们的目标,要重视基因对于乳腺癌的影响,每月一次的乳腺自我检查是贯穿18岁到70岁以上的。”廖宁表示,为更好选择靶向药物,建议所有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一次基因检测,实现精准施治,进而实现针对性预防。
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侯铁英介绍,南山区人民医院深耕乳腺健康领域,用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诠释着“守护粉红姐妹”的初心。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乳腺筛查项目组何桂兰主任通过发布科学预防——南山区教职工群体筛查成果数据,展示了乳癌防治工作的实际成效,以提高区域乳腺癌防治及救助水平,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主席王天凤表示,“我们期待着通过这次大会的召开,能够进一步推动全球乳癌防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华人乳癌防治事业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