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

2025-10-29 09: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当前,经济全球化动力和阻力胶着,但动力仍然胜过阻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经济全球化再度加速蓄积了强劲动能。”2024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演讲,深刻洞察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为亚太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谋大势、担大义、行大道。中国作为亚太大家庭的一员,坚持科技成果造福全人类理念,深化同各方绿色创新合作,积极推动亚太实现更高质量、更具韧性的发展。

点燃数字经济发展引擎

浩渺的太平洋之滨,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秘鲁钱凯港一片繁忙景象。

码头上,蓝色巨型自动化桥吊精准运作,智能驾驶集装箱卡车来回穿行;中央控制区内,码头生产操作系统将作业计划分发至桥吊、轨道吊与集装箱卡车等设备,指挥其自动作业……秘鲁青年辛西娅·贾斯帕坐在电脑屏幕前,指尖轻点,便完成了集装箱吊具与货轮甲板的毫米级对接。

钱凯港的开通,将中秘两国间的单程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物流成本节约20%以上。码头上的自动化作业画面,正是钱凯港依托物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通过“算力驱动”模式,实现港区全天候高效精准运行的生动体现。

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一带,坐落着中企与泰国共建的首个数字自贸区。在这里,跨境商品配备交易单、支付单、物流单,“电子化三单比对”可一次核验放行,大幅提升通关效率。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商品从入境泰国到配送至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可追溯、可关联。商家侧全链路清关申报,监管侧全链路数字化管理,使得中泰跨境电商履约时效从过去的10天缩减至3天。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认为,数字技术不仅带来效率革命,更重塑了亚太地区的产业生态。

创新是亚太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提出亚太经合组织数字乡村建设、企业数字身份、利用数字技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等倡议,并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牵引,推动国际合作,不断为亚太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注入动能。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在创新发展和公共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方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就各方普遍关切的数据跨境流动治理问题提出了建设性解决思路,明确中国促进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的立场主张,倡导秉持开放、包容、安全、合作、非歧视的原则,推动构建开放共赢的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合作格局,促进数据跨境高效便利安全流动。

在墨西哥前驻华大使李子文看来,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发展等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能力也有意愿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贡献力量,包括墨西哥在内的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可与中国在这些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厚植亚太增长绿色底色

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北部,占地面积超过690平方千米的齐拉姆红树林保护区,拥有逾590种动植物,其中数十种为濒危及重点保护物种。

自2022年起,中企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以及尤卡坦州政府携手,在保护区内启动“科技为自然”数字技术合作项目。项目一期在保护区内采集音视频数据,在云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处理数据,进而监测生物多样性指标,为物种保护和生态研究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据尤卡坦州政府统计,截至2025年4月,上述项目已识别出147个物种,其中包括在当地首次记录并确认的共16只美洲豹的活动踪迹。

芝拉塔水库静卧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的群山间。碧绿的水面上,一片片方形“岛屿”通过电缆组成的“道路”与岸上相连,形成一道独特风景。由中企承建的芝拉塔漂浮光伏发电项目,是印尼首个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光伏项目,目前发电量占印尼新能源发电总量的25%。印尼—中国伙伴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维罗妮卡·萨拉斯瓦蒂表示,与中国开展合作将进一步提高印尼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整体技术和管理能力。

在智利,中国品牌电动公交车规模化运营,为首都圣地亚哥提供低碳环保、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在马来西亚,中企助力该国民族品牌宝腾扭亏为盈,帮其建成电动车全产业链工厂并启动生产……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也为亚太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持。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候任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看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气候行动中提供解决方案最多、贡献最突出的国家之一。

中国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通过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项资金,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能力建设。中国提出亚太经合组织绿色农业、可持续城市、能源低碳转型、海洋污染防治等合作倡议,推动共建清洁美丽的亚太。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表示,多年来,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经济议程,通过南南合作等分享相关经验与技术,坚定推动气候治理多边进程,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智利中部奥伊金斯大区圣费尔南多市郊的一片农田间,飞手玛丽奥莉·卡拉斯科正忙着给无人机“布置”除草作业。经过简单的系数设置,这款由中企研发的智慧农业无人机自主规划最优作业路线,将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在地里。卡拉斯科赞叹,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减少了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帮助农场实现了降本增效。

在新加坡一家高端医疗机构内,得益于中企研发的智能分析与随访系统,单例影像检查数据计算时长被缩短到2至3分钟,放射科医生得以从重复性的影像比对工作中解放出来。在文莱,中企与文莱摩拉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北斗防疲劳监管系统”,可以对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事前预防、事中预警和事后取证,加强驾驶行为监管。

中国一贯重视加强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促进地区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科技能力建设,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各国民众: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共建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全球开放共享;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在俄罗斯—亚洲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看来,中国倡导的开放合作理念符合亚太乃至全球技术创新合作趋势,能够让参与者普遍受益。

“创新是亚太经合组织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表示,从打造互利共赢的“数字丝绸之路”,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再到深入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中国理念与行动并举,携手各国共同构建亚太创新、可持续的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