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输送5500万人才!中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教育体系

2025-10-23 10:05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

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2%,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十四五”时期,我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人才“蓄水池”不断扩容,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2024年11月14日,在青海天峻县民族幼儿园,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上体育课。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今年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全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加大对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县中的投入支持力度……“十四五”以来,教育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优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强教必先强师。强化教育家精神的培育涵养,引导教师践行共同价值追求;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大力减轻教师负担,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压减65%以上。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

立德树人,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持续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努力让学校成为艺术的园地;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全面构建。

2025年5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对“荆楚”人形机器人进行搬运测试。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

今年10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与地球合影图像。拍摄这张珍贵合影的机械臂监视相机镜头,是由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光学成像团队研制。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问”探火……伴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接连涌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科技进步奖,特别是在生命科学、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持续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9月9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砌筑集训基地,老师指导学生实践。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技能人才同样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策划:陈芳

记者:王鹏

统筹:谢良、杨维汉、郭宝江、吴彬尔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