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城超”多地开花,如何保持热度?

2025-10-23 10:06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今年以来,群众体育赛事热潮涌动,“苏超”迅速走红,各地“城超”纷纷涌现;“浙BA”将科技感注入赛场,提升观赛体验;“豫排”重燃女排精神,激发参与热情……本版今起推出“群众体育赛事观察”系列报道,从多地群众体育赛事火热的实践出发,探寻推进全民健身、发展赛事经济的特色路径。

——编 者

10月18日和19日,两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半决赛通过点球大战决出胜负,泰州队和南通队将在11月1日的决赛相遇。两场半决赛总计近10万的观众人数以及赛场外不计其数的话题数量,进一步折射出这项群众体育赛事的热度。

今年以来,多地“城超”成为中国足球现象级的存在。在“苏超”带动下,“湘超”“渝超”“川超”“辽超”等陆续加入群众足球赛事版图。据统计,全国目前已经有不低于10个省区市举办了城市联赛。以“体育+文旅”为基本办赛模式的“城超”,正以其丰富的内容和话题引发高关注度。

“票根经济”能否持续

已经进行84场比赛的“苏超”,共有237万余名观众到现场观战,场均2.8万人。

10月18日的首场半决赛,江苏南京奥体中心迎来61565名观众,接连第六次打破“苏超”单场现场观赛人数纪录。通过低票价策略和全民参与模式,“苏超”激活了文体旅商融合的消费活力,一张票根撬动了城市文旅消费。据江苏省商务厅测算,“苏超”实现了“1元门票带动7.3元周边消费”的杠杆效应。

开赛之初,“苏超”的赞助商总数只有6家,几轮比赛之后,巨大流量引来品牌方的热情响应。根据赛事组委会9月28日公布的名单,“苏超”赞助商总数升至35家。

“苏超”成功的案例在前,9月下旬开幕的“川超”也不容小觑。揭幕战当天,四川成都双流体育中心场外,足球嘉年华和车展区热闹非凡。嘉年华营收超400万元,体育场馆半径1公里内的餐饮门店销售额平均增长15%以上;车展区销售新车、二手车582台,合计销售额约1.08亿元。“‘川超’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赛事,也是一次文体旅融合的探索。”四川省文旅厅总规划师肖婷说,四川将以“川超”各主场城市为重点,发放“赛事门票+景区门票+住宿优惠”系列大礼包。据测算,此轮大礼包优惠将超过5000万元。

10月中旬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和本溪市两个主场举办的“辽超”比赛,均出现开票“秒光”的情况,五六千人现场观赛。辽宁省足球运动中心副主任、辽宁省足球协会秘书长王亮表示:“‘辽超’要体现自己的特色,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赛事+’。各地正通过组织票根经济主题活动,打造‘跟着赛事游辽宁’品牌线路,与商圈、餐饮店、景区等联动,推出跨场景优惠,将单次消费转化为多场景消费。”

中平体育董事长姚振彦认为,“苏超”等“城超”的成功,得益于政府推动下的模式创新与资源整合,通过低票价搭建流量入口与消费连接点,其可持续性远超短期补贴模式。“从长远看,政府的角色从‘办赛’逐步变为‘搭台’,赞助商和企业也可以从单一的赞助转为融入场景,从而实现共赢。”姚振彦说。

吸引全民参与,引发共鸣

不久前,一个仅有50多万人口的非洲国家佛得角历史性地首次闯入足球世界杯正赛。据报道,对足球的热爱遍布这个国家——几乎每个岛都有自己的足球联赛,观众为1000—5000人不等。这样的联赛拉动了全体国民和整个社会对足球的关注度,各种资源随之而来。

放眼国内,多地“城超”也在做着相同的努力。

想方设法,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盛会。以“川超”为例,不少球队的队徽、队名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在揭幕战上亮相的成都队队徽就是从上百份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以太阳神鸟为设计元素,寓意球队将以卓越的赛场表现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播。各城市的队名也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乐山美食闻名遐迩,球队就叫“味道非常队”;雅安是大熊猫的“老家”,球队就以大熊猫的古称命名为“貊貊队”……

普通人参与是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苏超”500多名参赛球员中,65%以上是教师、程序员、快递员等普通从业者,39岁的村支书戴虎攻入联赛第一百球的视频全网走红,“球星来自身边”的故事在观众中引发了强烈情感共鸣。

“城超”的旺盛生命力还来自与城市发展、社区生活的深度绑定,赛事转化为激活城市资源的纽带。近日,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苏超”消费跟踪调研报告》显示,超九成居民表示感受到赛事对城市文化体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其中69.3%的居民反映,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50.2%的居民认为,“苏超”火爆的主因在于草根属性强、顺应群众需求。

让人们重拾对足球的热爱,并逐步形成系统、正向的足球文化,这也正是“城超”的珍贵所在。

“城超”的未来如何更精彩

明年的“苏超”将会怎样?

截至目前,组委会暂未公布明年的竞赛规程,但关于新赛季的新规与招商事宜已经对外公布。如何让赛事越来越精彩?这是“苏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近日,江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快发展赛事经济提振体育休闲消费的意见》等文件。会议提出,要持续扩大城市足球联赛溢出效应,增强优质体育赛事供给,培育社会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赛事品牌,促进赛事与消费深度融合,推动赛事经济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底,江苏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许秋红表示,对于“苏超”,城市属性会是球员选拔的重要认定标准,赛事将新增“年轻球员上场”相关规定,鼓励更多青少年走上赛场,“在‘苏超’赛场翻起更高的浪”。10月11日起,淮安市足球队已经开始面向全国公开招募选拔满足本地化条件的优秀足球运动员。

江苏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组委会将进一步聚焦群众需求和社会价值,争取将开赛日从5月中旬提前到“五一”假期,确保赛期覆盖“五一”和“十一”两个假期,让球迷在假期有高质量赛事可看。

目前,虽然“苏超”“赣超”“辽超”等比赛接近尾声,但还有其他“城超”不断“上新”。据海南省足球协会消息,10月25日,海南省城市足球联赛(“琼超”)将开赛。“琼超”共有全省18个市县参加,赛事采用主客场制。赛程跨越3个月,共进行79场比赛。海南足协称,全国各地的球迷可在冬季南下,享受一场“穿着短袖看球赛”的独特体验,让足球旅游成为海南冬季旅游市场的新动能。

10月10日,云南省体育局发布的《云南省城市足球联赛及高原足球挑战赛招商总代理招募公告》显示,“滇超”将于今年11月底至明年7月底举行。云南省所属16个州(市)将各组建一支队伍参赛,分别设立主场。

业内人士认为,“城超”作为一类新兴赛事,其生态与模式仍处于培育摸索阶段,既需要政策的保驾护航,也要努力寻找可持续运营的发展之路,避免昙花一现。

与此同时,赛事的井喷式增长,无疑将给更多足球从业者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姚振彦分析:“‘城超’的火爆,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带动社会青训机构的发展。成熟的模式一旦形成,对于中国足球的治理体系提升,对于裁判、竞赛、保障等专业人才培养都将发挥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陈晨曦、白光迪、宋豪新、刘洪超)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