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办好产权证 托起安居梦(民生一线)

2025-10-23 10:09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一本不动产权证书,是百姓安居的定心丸。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一些群众虽已入住房屋多年,却迟迟拿不到这本关键的证书,“买了房、拿不到证”成为他们的“心病”。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自然资源部协同多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推动化解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以来,全国已成功化解230多万套历史遗留问题房屋的办证难题,累计化解总量达2300多万套。这场为群众办证的攻坚战,让万千家庭的安居梦照进现实。

部际协同,精准施策解民忧

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复杂,往往涉及项目审批、建设、交易、监管等多个环节的衔接不畅与不规范,单靠一个部门难以根治。为啃下这块“硬骨头”,今年以来,一场高效的跨部门协同作战全面展开。

首先是建立起常态化的部际沟通协调机制。自然资源部牵头,联合金融监管总局、最高法等相关部门,构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通过定期会商,共同研究破解涉及跨部门的重大难题,确保政策制定与执行步调一致、高效协同,为化解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其次是精准滴灌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坚持“群众最关心什么,政策就解决什么”,相关部门深入调研,针对开发商原因导致的房屋被查封和被抵押等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政策,拿出解决方案。

针对房企原因导致房产被查封,政策明确为无过错购房群众“松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的批复》(法释[2023]1号),对于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含按揭)的购房者,即便其房产因开发商的债务被查封,只要符合规定条件,查封机关就应依法及时解除查封。这一举措有力地将普通购房群众与开发商的债务风险进行了切割。为从源头防范,法院在查封开发商土地时,应明确注明已出售的房屋及其对应土地不在查封范围内,避免“误伤”无辜购房者。

针对房企将项目抵押导致业主无法办证,政策创新性地提出“按套注销”的解决方案。即以居住为目的、已付清全款的购房者,在为其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时,同步注销其房屋对应的不动产抵押登记。这一举措,打破了过去必须“整盘清偿”才能办证的僵局。为保障金融机构的合法债权,政策也设计了周全的配套措施,要求地方政府督促房企通过其他足值资产进行置换抵押,或将超出预售资金监管额度的资金优先用于偿还开发贷款,实现保护群众权益与维护金融稳定的平衡。

坚持原则,扫清办证障碍

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实践中,始终贯穿着“四个坚持”的原则。

坚持为无过错群众办证,将人民至上落到实处,明确不让购房群众为开发商的违规行为和过去的监管疏漏埋单,千方百计扫清办证障碍。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既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形成化解问题的强大合力。

坚持历史态度、实事求是,以求解思维对待历史问题,不机械套用现行标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取务实管用的政策,推动问题妥善解决。

坚持疏堵结合、源头防范,一手抓存量化解,一手抓增量预防。在解决老问题的同时,构建长效机制,大力推行“交房即交证”改革,从源头上杜绝新问题的产生。

建立机制,源头防范新增问题

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化解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累计超过2300万套房屋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化解,与之相关的落户、子女入学、房产买卖等一系列难题也得到解决。

更具深远意义的是,源头防范新增问题的长效机制正在加快构建。目前,全国已有2300多个县市实施了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改革,累计发放840多万本不动产权证书,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与相关部门继续深化协调联动,强化政策指导与统筹调度,推动各项举措全面落地见效。相信随着化解工作的持续深入和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历史遗留问题终将逐步解决,“大红本”将托起更多家庭的安居梦。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3日 14 版)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