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唠“科”话|告别“插卡时代”,eSIM将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2025-10-23 10:18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张骁)提到手机里的SIM卡,几乎人人都不陌生——没有它,打电话、上网都成了空谈。过去,我们习惯把小小的实体SIM卡插进手机卡槽,如今,一种“看不见”的eSIM卡,正悄然改变这一传统模式。

近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正式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10月22日,国内首款eSIM手机正式发售。这个藏在手机里的“隐形SIM卡”,究竟是什么?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主任马鑫介绍,eSIM卡就是把传统实体SIM卡的芯片,直接嵌入到终端设备的主板上,不需要插卡。只要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TA)从运营商那里获取数据并激活,就能正常使用通信服务。打个比方,它就像给设备“云端办卡”,省掉了插卡、拔卡的麻烦。

其实eSIM不算新技术,2010年就有了技术原型,目前全球已有数百家运营商支持手机eSIM服务。此前,我国已在物联网、智能穿戴、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产品上开展了eSIM应用,本次三大运营商获批,是将商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手机终端。

中国联通北京西单营业厅内的eSIM业务展示。新华社发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eSIM的好处很直接:

用机更省心:再也不用担心SIM卡丢了、坏了,或者换手机时反复拔插卡槽。现在去运营商线下营业厅,带好身份证和支持eSIM的手机,扫描相关二维码下载并安装eSIM卡数据,即可瞬间激活、享受服务,而且不收取任何卡费、手续费。

跨国更方便:经常出国的人不用再提前买当地实体卡了。“国行”的eSIM手机支持开通国内运营商和海外运营商服务,不管是商务出差、留学还是旅游,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国际漫游业务或者在海外开通当地eSIM卡,即可便捷实现海外网络服务,省去了找营业厅、换卡的麻烦。

设备更灵活:运营商提供eSIM一号双终端和eSIM独立号码两种类型电信业务,可以支持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智能眼镜等13个品牌的80多款eSIM设备。

对行业发展而言,eSIM的价值同样显著。通过eSIM技术,运营商可实现设备和用户卡数据的远程数字化管理,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对手对手机厂商而言,摆脱卡槽设计限制,腾出更多机身空间,为产品创新设计(如更轻薄机身、更高防水等级)提供可能;在工业领域,耐高温、抗震动的eSIM还能让支持eSIM技术的物联网终端产品在更恶劣的环境工作,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当然,现在eSIM手机还在商用试验阶段,只能线下办理,服务场景也在逐步完善。专家提醒,买之前最好先问清运营商的办理细则,确认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以后换设备时,记得删除旧设备里已下载存储的用户卡文件数据并解除订购的eSIM套餐,避免出现丢卡、持续扣费的问题。

从“插卡”到“无卡”,eSIM不只是通信方式的微小改变,更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的数字生活变得更便捷、更灵活,为未来智慧生活打开新可能。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