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本网独家>

锚定消费升级 推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21 09:47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开云网页版页面-开云online(中国)

(作者:刘爱军,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周力,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现代农业(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消费升级已成为驱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 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等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不仅体现了我国对健康水平、环境质量与生活品质同步提升的战略追求,更为农业产业发展锚定了 “健康化、高品质” 的发展方向。花生作为我国兼具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的重要作物,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特殊地位。在此背景下,抓住消费升级机遇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既能通过优化产品供给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花生产品的需求,也能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业产业整体升级注入新动能。

新疆伊犁巩留县英买里村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为红皮花生生长提供了优质的养分,产出的花生粒大饱满、口感甘甜,深受市场欢迎。每到花生丰收季,都会有各地的收购商到村里来收购,这也成为了村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图片来源:巩留县融媒体中心)

我国花生消费现状

中国是花生的第一大主产国、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一大进口国。根据USDA数据,2024/2025年度,中国的花生产量占全球总量的37%,消费量占全球的38%,而进口量则占全球的16%。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我国花生产业的消费量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2024/2025年度中国的花生消费量为2017万吨,较2017/2018年度增长了20.95%。2017/2018 - 2021/2022期间,人均花生消费量持续增长,从11.44公斤逐步攀升至13.39公斤。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对食用花生和花生油需求增加;二是人口持续增加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花生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我国花生消费结构按照下游消费行情区分,主要是由压榨、食用、饲用等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消耗渠道为压榨。过去5年,压榨用量的花生基本占到消费量的55%~60%;食用花生占比35%左右;饲用用量基本维持在120万~150万吨之间。具体到产品,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中国花生油消费量在近五年内整体呈螺旋上升趋势,五年间从320万吨增至330万吨,增长了3.1%;花生饼粕从2019/2020年度的374万吨稳步上升至2023/2024年度的392万吨,增幅约4.8%;此外,我国传统的花生食用方法包括生食和经过煮、炸、炒、烤等加工处理后食用,或经过专门加工成食品,主要包括糖果类,糕点类,小吃类,粥、汤、饮料类,西式类等。深加工食品方面,我国花生深加工制品主要有花生酱、花生饮品及花生蛋白等。近年来,中国花生休闲食品行业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花生消费具有“北油南食”“健康化”特征。在地域方面,“北油南食”的格局以及城乡消费分级的特征十分明显。在品类层面,花生油正朝着高油酸方向升级,休闲零食的创新较为活跃,且呈现出健康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蛋白应用也在不断拓展。近年来,我国花生产业在种植技术、加工水平和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种植环节,优良品种的推广和种植技术的改进提高了花生的单产和品质;在加工环节,花生加工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开发出多种新型花生产品;在市场体系方面,花生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为花生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消费升级为花生产业带来新机遇

市场需求增长。消费升级促使消费者对高品质花生产品的需求增加,为花生产业拓展市场空间提供了机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有机、绿色花生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这将推动花生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花生消费正从"量"向"质"转变。高端花生油、有机花生制品的市场需求激增,非转基因、低饱和脂肪酸产品成为消费新宠。年轻消费群体更注重品牌故事与个性化体验,推动花生制品向功能化、场景化方向发展。

产业融合加速。消费升级推动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花生产业可以通过发展精深加工、休闲农业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要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和激活市场端,要努力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

技术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对花生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将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花生种植、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技术升级。基因编辑技术将催生高油酸、抗逆性新品种,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种植环境精准调控,区块链溯源体系保障全产业链质量安全。加工环节,低温压榨、酶解技术等工艺创新,既提升产品营养价值,又降低能耗与污染。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如花生壳发电、花生红衣提取天然色素,推动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

花生产业面临的挑战

消费者对花生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与日俱增,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用于质量控制和检测,方能满足市场需求。消费升级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身花生产业,市场竞争态势愈演愈烈。企业需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等领域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伴随消费升级,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和环保成本不断攀升,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我国花生种植较为分散、加工集中度不高、品牌效应薄弱,这些因素制约了机械化、标准化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我国花生制品的消费正从“以油为主”向“油食并重”转变,呈现出健康化、品牌化、深加工化的明显趋势,未来食品端的消费有望持续拓展。聚焦消费升级,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优化种植结构,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鼓励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组建农业合作社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种植,以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对花生优良品种研发与推广力度,提升单产与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引导农户运用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生产优质花生产品。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通过参与国际国内展会、举办品牌推广活动等途径,提高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维护品牌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申请专利和商标,保护企业创新成果。

推动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加大对花生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投入,开发高附加值的花生产品,提高加工能力与技术水平;推动花生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开发以花生为主题的休闲农业项目;加强花生市场体系建设,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放心的花生产品。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支撑能力。设立花生产业专项科研基金,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花生种植、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加强花生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一批精通技术、善于管理、擅长经营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马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