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鼓励入境消费,“真金白银”这样投

2025-10-21 09:3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对标国际知名城市,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鼓励入境消费,“真金白银”这样投

财政部、商务部近日发布通知明确,将在全国选取15个左右试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

国际化消费环境,怎样建设?“真金白银”投向哪里?记者进行了采访。

着眼细节“精准滴灌”

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主要支持哪些城市?现有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重点支持对象。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从现实中看,这5个城市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本身就是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外旅客较多的城市。

2024年,中国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到3%之间,入境消费潜力巨大。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8,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1/4,中华老字号数量约占1/3,消费品进口占全国比重达一半以上,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比重七成左右。因此,提升入境消费潜力、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必然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入手。

除此之外,试点城市范围还包括符合条件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外旅客较多的城市。在资金分配方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1亿元。

“真金白银”怎么投?据介绍,“精准滴灌”是重要导向。

从财政部、商务部公布的《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绩效目标表》看,“指挥棒”所指之处,包含不少“细枝末节”。

具体看,“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方面,将根据重点商圈功能定位和外籍人士到访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地标性消费项目等打造数量;“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方面,将从提升涉外人员重点场所外卡POS机覆盖率、增设外币兑换设施、推进商户现金备付等提出举措;“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方面,将围绕完善重点场所多语种标识、增设行李寄存等便利服务设施、设立外籍人员引导服务台、开展小语种志愿者服务、开展国际化服务培训等发力。

国际化消费环境好不好,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在北京一家旅行社从事涉外业务多年的导游王思思告诉记者:“就拿行李寄存点来说吧:中国人旅游喜欢带拉杆箱,游玩时直接放酒店房间或巴士行李舱;外国游客则更喜欢做‘背包客’,随身携带、随时寄存。一对年轻的白人夫妻,背着两个几十公斤重、半人高的专业户外包,身前还挂着婴儿腰凳,就敢环游世界,这几乎是常态。所以他们特别需要行李寄存点。”

入境友好型商圈、国际消费集聚区、地标性消费项目……高品质消费供给,也是相关资金“精准滴灌”、带动有效投资的对象。

以入境友好型商圈为例:这种商圈指的是“具备国际化服务设施、支付环境、语言服务等,能够为境外旅客提供便捷舒适消费体验的城市商业区域”。目前,国内不少地方已开始打造入境友好型商圈。在入境旅游业较发达的海南省三亚市,“外卡内绑”“外包内用”两套方案,让国际游客可在三亚大小商家享受扫码支付的便捷;三亚市商务局还指导三亚大悦城、三亚天悦城两大热门商场完成跨境支付体验升级,成为三亚首批“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示范点。以多语种导视降低国际游客沟通门槛、为国际旅客提供消费优惠券……“入境友好”理念下,商圈可为境外游客提供更多惊喜。

瞄准短板“缺啥补啥”

“缺什么、补什么”,是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的“关键词”。

外籍人士在华消费,有哪些关注点?“到了新城市先找外币兑换点、进了店先问有没有外卡POS机”是许多外籍人士的关切。一位清晨在北京市使馆区遛狗的市民告诉记者,经常遇到外国人问路,“问附近有没有牌价比较划算的换汇点,有时一星期遇到好几回”。

目前,不少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习惯上仍依赖现金和信用卡消费,在以移动支付为主流的中国消费场景下感到颇为不便。因此,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成为国际化消费环境的必要条件。

从“指挥棒”——《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绩效目标表》来看,“新增外卡POS机设备数量(台)”“新增外币兑换点数量(个)”是此次推动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的两项重要绩效目标,考察商圈、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酒店、餐厅、机场、车站等重点场所外卡POS机、外币兑换点增加数量。许多地方优化涉外支付服务,也是朝这两项目标发力的。

许多来华外国游客乐于欣赏“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在湖北省宜昌市,随着入境游持续升温,“打卡”三峡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今年1至8月,宜昌共接待入境游客29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33%、35%。为了方便游客在华旅游、消费,宜昌推出多项举措,目前市区主干道已安装多语种旅游标识牌超70块、全市外卡POS机布设超260台。

优良的涉外支付体系,离不开布设数量足、覆盖面广的外卡POS机,以及牌价合理、可达性强的外币兑换点。

如今,“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不仅在首都市民中深入人心,也感染了许多在京工作、旅游、过境的外籍人士。崇礼冰雪之旅、山海关长城风光……近几年,河北省开通韩国、日本等国家及香港地区来冀包机航线,利用张家口、承德、秦皇岛、邯郸等省内民航支线机场建立省内外重点景区间的“旅游空中巴士”。为推动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已联合人民银行河北分行在景区、酒店等场所部署外卡POS机超2000台、ATM和外币兑换点超110个,让外籍人士在冀支付更加便捷高效。

部分商圈国际化水平不够高、便利设施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多语种服务还有短板……针对更多现实问题,除了提高外卡POS机覆盖率,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还将从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增设行李寄存点、完善多语种标识等举措发力,从而补齐短板弱项,打通堵点卡点。“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把解决问题作为制定工作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前述负责人说。

政策效力“新旧搭配”

此前,扩大入境消费已迎来不少支持举措。此次两部门提出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新”字体现在哪里?

记者梳理发现,相关举措除了关注硬件设施提升,也十分突出“软环境”建设:聚焦IP、数字、绿色、智能、国潮等主题,打造多元融合消费场景;通过政策优化和设施完善,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消费环境;通过加强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注重消费场景创新、注重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注重能力建设,使试点工作更加聚焦入境消费“软实力”提升。

从新旧政策衔接、配合的角度看,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还将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工作“新旧搭配”形成合力。“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有利于试点城市对标国际知名城市,广泛聚集全球优质企业和优质商品、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有利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相互促进。”财政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说。

以“新增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家)”为例:这一指标是“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类别下6个参考指标之一。优化离境退税服务、扩大退税商店覆盖面,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是领跑者。据了解,今年4月《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发布以来,北京、上海退税商店总数均超过1400家,广州突破500家,带动上半年全国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94.6%。

形成合力,还体现在相得益彰、相互补充,让优质本土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唱响合奏。例如,在国际品牌方面,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去4年已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1.2万家,吸引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首发首秀首展。绩效目标表则要求培育优质本土品牌,充分体现本地文化底蕴、消费特色、产业优势,具有较高时尚引领度和国际影响力。

试点工作覆盖十余个试点城市,与不少现有投资建设项目关联度较高,如何做好资金衔接、使政策效果充分释放?

“花钱必问效”是关键。记者注意到,此次两部门公布的绩效指标体系,在前期虽仅供各地编制实施方案时参考,但后期实施过程中,指标完成度可能对资金下达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试点启动第一年,中央财政只下达部分资金。财政部要求试点城市加强项目资金安排与中央基建投资和其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衔接,避免交叉重复。试点启动第二年初,将在试点城市组织绩效自评和第三方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安排挂钩,防止出现“重申报、轻落实”情况。

财政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将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进一步吸引入境消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将通过支持试点城市丰富高品质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吸引更多入境消费。”前述负责人说。(记者 汪文正)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