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网红城市居民的喜悦与烦恼

2025-10-14 09:02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家门口成打卡地,考验城市治理能力

网红城市居民的喜悦与烦恼

核心阅读

巨大的客流量给网红城市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物价上涨等问题。如何在保持旅游热度、开辟发展前景的同时保证市民的生活质量?这考验着城市治理水平。多地采取引导机关单位开放停车场、改造网红区域交通设施、成立工作专班维持秩序等措施,用一项项具体的举措,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努力将网络流量持续转化为发展增量。

随着社交媒体特别是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一批城市在网络上爆火,吸引了大量游客,成功将网络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

城市爆火,给本地人带来了哪些机遇?又藏着哪些“甜蜜的烦恼”?网红城市如何兼顾游客的游玩体验、城市的发展前景和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国庆、中秋假期,记者探访了山西运城、江西景德镇和湖北襄阳。

喜悦——

“泼天流量”带来收益与机会

在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带动下,山西运城成了网红城市。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期,运城全市开放的51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192.18万人次,累计门票收入1570.33万元,累计经营收入3129.06万元。

火爆的流量,给本地餐饮从业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意。“这几天虽然有小雨,但每天店里都是爆满的!”关宇牛肉胡辣汤店经营者关广宇穿着厨师服一边忙活一边说。

关广宇的小店位于运城市七彩盐湖景区附近的东湖农贸市场里,该市场是当地的网红美食聚集地,国庆、中秋假期,日均5万人次的客流在此汇聚。

“很多网友都说,我们市场简直是‘碳水盛宴’,这么多面食不重样,现在成了必吃打卡地!”关广宇笑道。

江西景德镇,游客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摄

瓷都景德镇以独特魅力吸引各地游客。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逾900万人次。这让本地人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看到机会。

景德镇经营文具店的商户王女士说,城市走红让大家看到景德镇不仅有千年瓷文化,还有朴实而充满活力的市井气息。经营陶瓷工作室的陈先生则看到了普通创业者被“看见”的可能:“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将传统陶瓷文化与生活气息结合,开发更接地气的文创产品。”

夜幕垂落,湖北襄阳古城,北街灯火璀璨,青石板路上人流如织。据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统计,10月1日至8日,襄阳东站发送旅客23.7万人、到达旅客22.8万人;襄阳火车站发送旅客18.6万人、到达15.6万人。两大车站单日发送旅客人数均破历史纪录。

这股文旅热潮,不仅为景区带来了人气,也给企业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在管家巷文化街区,熊银匠管家巷店常常很晚打烊。“晚上客人特别多,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灯光下欣赏银器制作过程,我们也会让游客上手体验。”店铺负责人熊福章介绍,他们设计了2000多种时尚产品,并不断推出新品,每日营收超万元。

烦恼——

交通堵、物价涨,生活不方便

城市拥堵、节奏打乱、物价上涨……城市爆火的另一面,是这些“甜蜜的烦恼”对本地人生活体验的影响。

运城东湖农贸市场里人潮涌动,市场外的道路上,运城市交警支队副队长尉俊峰忙着指挥路口的交通。“这两年游客多了很多,我们很高兴,但也有一些‘甜蜜的烦恼’。”尉俊峰指着马路边一字长龙般停放的车辆说,这条路是通往运城盐湖景区和解州关帝庙的重要通道,车流量本来就大,原有停车场无法应对井喷式增长的车流,不少游客把车停在路边。

景德镇的商户王女士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接孩子放学的路变得拥挤不堪,附近公共停车位长期被游客占用,就连买菜都要绕远。但这些我们都能理解,作为本地人,还是希望更多的游客来我的家乡游玩。”

“热闹是热闹,就是感觉古城比以前更‘拥挤’了。”一位在襄阳古城生活了数十年的老居民说。

除了城市变“挤”外,涌入的游客也打乱了一部分本地人的工作生活节奏。

赵玉祥是运城的一名新媒体工作者,节假日也经常要去工作室剪视频。但每逢假期,他的生活规律都会被打乱:“开车拥堵不说,吃早餐也不方便去店里,只能提前点外卖,而且经常超时。”

襄阳市民金女士也有同感:“以前早上随时能买的红糖饼,现在想吃得排长队。虽然麻烦了一点,但看到这么多游客来到襄阳、喜欢襄阳美食,心里还是挺自豪的。”

城市走红也带来部分物价上涨。运城文旅局副局长卫景海就住在东湖农贸市场旁。国庆、中秋假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都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我爱吃的麻花都涨价了,蔬菜水果的价格也有浮动。”不过,卫景海也能理解,毕竟大部分物价都在合理浮动范围内。

巨大的客流量对城市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襄阳北街夜市摊主付大姐坦言,生意火爆的同时,环卫工作量也大幅增加。环卫工人赵少华深有体会:“工作量成倍增长,公司会根据人流量动态调配人手,增加清扫频次。”另外,颇受欢迎的汉江游轮夜游项目“一票难求”,码头秩序维护压力也随之增大。

对策——

细化服务、强化监管

如何在保持旅游热度的同时,让市民生活不受太大影响,成为摆在各个网红城市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对于景区门口排队、堵车较严重的情况,运城文旅部门与交管部门采取引导机关单位开放停车场,引导游客通过摆渡车等有序进入景区等措施,缓解车辆激增对城市运行的影响。“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酒店、商场等供给。”卫景海说。除此之外,交通基础设施更新和科技赋能也是努力方向,“下一步会向市政府建议完善交通设施,推动网红区域交通设施改造,在路网优化、停车场建设方面下功夫。”尉俊峰说,争取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路面交通智慧调度。

景德镇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城管部门不仅为在网上走红的“鸡排哥”调整了摊位以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还成立了工作专班维持秩序。昌江区城市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里靠近陶瓷博物馆。针对假期人流量猛增的情况,对这类景区周边临时的便民摊点,我们会增派人手维持秩序。”城市的口碑不仅在于文化底蕴,也体现在街头小吃的安全中。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小吃摊贩的食品安全指导。这些举措旨在既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游客旅游体验,又将短期流量转化为城市长期发展的动力。

面对客流量增加带来的压力,襄阳并没有简单地进行“限”或“堵”,而是努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针对假期“停车难”,当地免费开放数万个车位,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快速查找导航。针对游客对价格的担忧,市场监管部门提前介入,部分商家主动承诺“订贵即赔”。今年,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襄阳古城功能疏解和空间优化的决定》,将古城管理从应对当前流量转向长远规划,推动医院、学校等功能有序疏解,优化空间布局,目标直指“人城共荣、主客共享”。对此,古城居民既有期待也有担忧。“最担心孩子上学问题,学校要是搬得太远,每天接送就太不方便了。”仍在古城居住的陈女士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我们希望古城的文脉能得到保护,同时居民生活品质也能提升。”在新街社区座谈会上,一位居民的话引起共鸣。

从细化服务到强化监管,从科技赋能到长远谋划,各地正在因地制宜探索既能维持旅游热度,又能兼顾本地人生活体验的现代化城市发展路径,通过系统性的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书写从“网红”到“长红”的新篇章。(记者 郑洋洋 王丹 吴君)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