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1330万条数据反映北京需要什么人才

2025-10-09 10:23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陈旭)“金九银十”求职旺季,求职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企业“求贤若渴”,又如何精准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拼图”?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开发目录》),用大数据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份科学的“北京答案”。

9月9日,北京市人社局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岗’好有我‘职’等你来”专项招聘暨就业政策宣传月首场招聘会。新华社发

1330万条求职数据说了啥?

人才是强国之本,竞争之基。然而,人才与岗位之间,常常横亘着信息的鸿沟。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说,这份目录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将分散的政府信息和市场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和提炼,形成一个强大的信息枢纽。

“《开发目录》分析了人力资源市场1330万条岗位求职信息,深度融合招聘、薪酬等多元数据,精准描绘出北京人才市场的真实图景。”北京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开发处相关负责人说,北京的哪些岗位最为紧缺、哪些区域需求旺盛、具体岗位需要何种技能等问题,目录都能给出答案。

这背后,是首都北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扎实举措。赵忠说,北京用海量数据为市场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了坚实的数据基石。

《开发目录》有啥用?

今年的目录体系更为丰满,形成了“重点产业—市场需求—人才发展”环环相扣的三位一体格局,这份“人才地图”的价值,正从纸面走向实践。

对于企业,它是决策的“智库”。“目录的发布为我们企业人才战略的落地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360数字安全集团副总裁李娜感慨,在技术跨界融合成为常态的今天,企业视角有限,而目录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比如我们要招既懂网络安全又懂智能制造的复合型人才,就可以参考目录中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岗位的技能描述,这为我们精准引才提供了关键依据。”

对于高校,它是改革的“风向标”。“大学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好地适配。”赵忠认为,目录为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提供了来自市场前沿的反馈。目前,北京市一些高校已积极行动起来,与社会机构合作开设面向大学生的“技能班”,帮助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更强的竞争力拥抱就业市场。

对于政府,它是施策的“操作手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李表示,《开发目录》已成为多项人才政策制定的核心依据。在高校毕业生引进、人才积分落户、职称评审专业设置以及技能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中,确保了公共资源能够精准滴灌到最急需的领域,充分体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共同服务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局。

那么,这个目录复杂吗?怎么读懂?

北京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开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3个子目录中,《重点产业领域人力资源开发目录》代表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包括13个产业、58个核心领域、156个重点方向,列举了377个代表性岗位。该目录从人力资源供需匹配难度、培养难度和转岗难度等3个维度进行综合评级,星级越高综合紧缺程度越高。

《技能人才需求目录》涵盖了具体工种的紧缺程度。包括9个产业、73个职业(工种)的年薪中位值、紧缺水平、工作区域等,求职者心仪的岗位急需紧缺程度如何,在北京哪个区聚集,需要掌握什么核心技能,让求职者和企业都能“按图索骥”。

《技术技能人才专业评价指引目录》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晋升给出方向。鼓励技术技能人才根据自身职业规划、技术技能特长和岗位需求,自主选择职称评价或技能等级认定。“归根到底要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构建一个科学、正面的评价体系。”赵忠说。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