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本网独家>

中外媒体浙江行|沉浸式见证中国数智发展的“浙江答卷”

2025-10-03 15:01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开云网页版页面-开云online(中国)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徐林)“哇,这机器人太酷了!”在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内,一台正行云流水打太极拳的人形机器人,瞬间吸引了来访团的目光,赞叹声此起彼伏。这支来访团正是参与“人权行动看中国·2025”浙江行的东盟国家及中国媒体记者和专家学者,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是他们此行考察的重点。

图为一台正在打太极拳的人形机器人。中国网徐林 摄

据介绍,申昊科技以“服务工业大健康”为宗旨,深耕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领域,利用传感器、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工业设备安全运行与智能化运维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目前,企业已自主研发出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与电力监测控制设备,展厅内的“机器人天团”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工程管控监理机器人精准巡检、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保障安全、智能运维机器人高效值守、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排查隐患、除冰机器人应对极端天气…… 各类机器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定格下这些数智化成果的精彩瞬间。

图为申昊科技软件总监孙长浩。中国网徐林 摄

“我们专注的就是工业大健康”,申昊科技软件总监孙长浩介绍道。除了在电力电网、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环保、港口、新能源等领域的深度布局,企业还研发了海洋机器人。展厅内一个巨型水箱中,“玄武号”水下机器人正灵活演示水下翻滚、贴壁爬行、贴底探测,动作精准流畅。据介绍,这款机器人可承担水库大坝、桥墩裂纹检测,船舶海生物清洗,以及海洋平台导管架运维等任务,更在应急救援中发挥关键作用。“今年已协助消防救援部门完成三四次河道搜救任务,成效显著。浑浊水下环境中,普通人难以定位目标,但‘玄武号’凭借自主研发的声呐成像技术与可见光相机,能快速锁定位置,为失踪人员搜救争取宝贵时间。”孙长浩补充道。

图为“玄武号”水下机器人。中国网徐林 摄

数智化的惊喜不止于企业展厅。在随后参观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更多元、更贴近生活的数智产品让来访团沉浸式体验科技魅力:无人机展示精准作业、特种飞行器呈现前沿设计、机器人乐队配合默契、跳舞机器人演绎灵动舞姿,还有AI打印机、VR眼镜、智能自行车等互动设备,让参访者亲身感受数字技术如何为生活注入便利与乐趣。

图为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劲舞的机器人。中国网徐林 摄

图为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机器人乐队表演。中国网徐林 摄

“这趟数贸会之旅让我大开眼界!”亚洲名誉传媒首席运营官德瓦桑(Thet Wai San)感慨道,“我第一次直观看到,数字服务也能成为贸易的核心主体。这里的先进数字技术,不仅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更切实改善着人们的生活——AI眼镜、智慧汽车、卫星、飞机、高铁,这些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比亚迪电动车在缅甸也很常见。而申昊科技的机器人更让我触动,它们能帮人类避开高危工作环境,真正用科技为人类造福。我由衷期待,未来缅甸民众也能用上这些技术,拥有属于自己的AI机器人。”

越南国家电视台总编辑武氏青水(Vu Thanh Thuy)则从“和谐共生”的视角,分享了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观察:“这次浙江行,我们清晰看到中国如何推动传统与现代交融、技术与人类共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科技为人类服务’的核心精神——人工智能不是为了取代人,而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电子商务不只是为了创造利润,而是为了把便利送到千家万户;数字化公共服务不仅让政府治理更高效,也让市民能更快捷、透明、公平地获取服务。当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并肩前行,必将为建设文明繁荣的社会注入强大动力。”

“浙江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在国外很难见到。”马来西亚社会经济、环境、发展与战略研究所执行长朱笙鑫(Too Seng Shin)直言,这种健全的基础设施能大幅降低产业成本,是浙江的独特优势。“更重要的是,浙江拥有系统化、有远见的规划——无论是行政规划还是区域规划,都为人工智能产业营造了优质的地理环境、营商环境与创新环境,这也是中国人工智能保持领先的关键。在浙江,我看到了世界的未来:这里每一项科技的小进步,都是元宇宙发展的一大步。当前全球元宇宙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呈现分散状态,但浙江已经在以具体、务实、有战略的行动,推动元宇宙平台的整体构建。”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系主任罗伊•安东尼•罗杰斯(Roy Anthony Rogers)则提出了更具合作视野的建议:“中国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字化进程速度惊人。我相信,中国完全可以将这些成就与东盟国家、‘一带一路’伙伴分享。‘一带一路’倡议不应只局限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可以拓展为数字化‘一带一路’,让数字技术成为连接各国、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纽带。”

据悉,“人权行动看中国·2025”浙江行在杭州启动,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的智库学者与媒体记者,携手中国媒体记者及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服务、改善民生”主题在浙江进行参观交流,沉浸式感受中国以数智科技驱动人权发展的鲜活实践。

图为媒体团参观申昊科技展厅。

图为机器人产品。中国网徐林 摄


图为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中国网徐林 摄

图为履带式巡检机器人。中国网徐林 摄

图为参观者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体验智能自行车。中国网徐林 摄


【责任编辑:马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