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中国基础教育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025-09-25 09: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本报北京9月23日电(记者王美华)国新办23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开云online(中国)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十四五’时期,我国在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上取得新突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会上介绍,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27.5个百分点,达到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达到现在的60.8%,提高了一倍多,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有序实施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使更多学生进入高水平大学;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考生实施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123.5万人,促进了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公平。学生资助实现了各学段、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每年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

统计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相当于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总量。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持续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

怀进鹏表示,教育部持续加强“强基计划”等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推进国家学院试点建设,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启动实施国家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先期已经在9大领域部署100多个学科先导项目。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为中国经济保持韧性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