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私域直播间藏着多少套路?

2025-09-25 09:43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伪造品牌、炒作“神药”、推送“狗血”剧情……私域直播“盯”上老年人

私域直播间藏着多少套路?

阅读提示

当前,私域直播“瞄准”老年群体,一些运营者诱导老年人入群,再开展“花式卖货”,层层套路让不少老年人落入“消费陷阱”。

“一开始是在群里听讲座、答题领红包,后来就是在群里的带货直播间看各种‘狗血’剧情,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近日,北京市民江女士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自己72岁的父母最近常常沉迷于在微信群里的各种直播间购买商品,包括保健品、三无化妆品等。

私域直播,是一种运营者依托自主可控的私域场景(如微信群、企业微信等),实现与特定用户群体的近距离、高互动、强转化的针对性直播形式。随着银发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域直播开始“瞄准”老年群体。

这些针对老年人的私域直播有何特点?记者采访发现,运营者通常在线下以“扫码领鸡蛋”等噱头诱导老年人入群,再以私域直播开展“花式卖货”,层层套路让不少老年人落入“消费陷阱”。对此,专家建议,应从监管联动、平台担责、法律完善等多方面发力,健全私域直播监管体系。

“扫码入群即可领鸡蛋”

“我母亲最初进群,就是贪小便宜想领鸡蛋。”江女士回忆说,自己母亲在某次出门买菜时看到了“新客户进群1元钱给10个富硒鸡蛋”的广告,便扫码进了群。

进群后,起初只是一些几毛几分的小红包在群里刷屏,老人们抢得不亦乐乎。没过多久,群里开始推送“健康讲座”直播链接,号称“听讲座学习知识,答题就能领红包”。

山东的白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父亲天天在微信群中的直播间答题,一天能领1~2元的红包”。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预计2035年有望达到 30万亿元左右。

日益增长的银发群体消费需求,让不少人嗅到了老年群体私域直播的商机,而“扫码领鸡蛋”“答题领红包”这种低门槛、易触达的方式,便成为他们快速吸引老年用户、打开私域流量入口的常用策略。

“进群只是第一步,留住客户才是关键。”一位曾从事过该行业运营及销售培训工作的业内人士透露,这类群聊有着一定的“运营套路”:通过定期在群内发布健康养生内容、小额红包来维系群成员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后续推销的成功率,工作人员也会根据客户的家庭情况、经济收入和在大群内的活跃程度,筛选一部分“高质量客户”拉进小群。

“针对这些‘高质量客户’,我们还会进一步派‘指导老师’定期跟踪其情况,其间会搭配销售产品,引导客户复购产品。直到客户没有消费能力,或者子女介入,我们才会放弃该客户。”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私域直播“花式卖货”

将老年人成功拉入群聊后,各类“花式卖货”粉墨登场。在江女士向记者展示的群聊记录中,几乎隔两天就有一场以带货为目的的直播。多位采访对象表示,这些微信群中的直播间存在非常多不规范的营销套路。

“有主播说自己售卖的是‘中供集团’的产品,在推销过程中频繁使用‘中字头’等字眼,宣称自己是经过国家认证的正规公司。”白女士说,家里老人特别信赖这些字眼,购买的时候毫不犹豫。然而,记者在天眼查以“中供”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并没有符合上述宣传的企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上海隽宜律师事务所创始高级合伙人毛梦凌律师表示,“此类直播间通过伪造品牌、模糊表述,严重误导消费者,已经构成虚假宣传。”

这类卖货往往抓住老年人对健康极度关注的心理,售卖各种保健品。“我父母之前在这些群里买过全鹿大补丸、羊奶粉、山药红曲粉等保健品,还有富硒蔬菜、富硒鸡蛋、富硒水等产品。”江女士表示,父母在群里买的全鹿大补丸都快吃完了,她才发现包装盒上有特别小的字体写着“三高人群禁用”,存在标识不醒目的问题,商家也未做特别提醒。

还有直播间甚至以“狗血剧情”来吸引老人的注意。“有段时间,我父母还抱着手机沉迷于微信群里的各种‘剧情直播’,诸如‘老婆出轨,亏本甩卖其美容院化妆品’‘父亲在中缅边境有金矿,直播间给老人们谋福利低价出售9.9元小金条’的夸张剧情数不胜数。”江女士说,尽管这些剧情看起来十分荒谬,但自己父母仍然多次购买,直播间的产品也销量不菲。

健全涉老私域直播监管体系

今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消费者投诉中,老年消费陷阱、私域引流营销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和面向广大受众的公域直播不同,私域直播在直播主体资质审核、直播内容的合规性审查、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用户数据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其监管都更加模糊,更容易规避法律审查。”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彭超表示,这让信息获取能力、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较弱的老年群体,更容易成为被侵害的目标。

2024年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其中特别指出整治银发骗局中常见的冒充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专业人员,借提供所谓“专业服务”开展不当营销的行为,以及夸大食品、保健用品功能,误导坑害消费者等问题。

“私域直播涉老违法犯罪常跨地域开展,必须推动多部门跨省联动,才能形成打击合力。”彭超表示,在监管中,还需压实平台责任,可要求提供直播技术、小程序服务的企业履行必要的审核义务。

家庭内部的陪伴与支持同样重要。“子女应常与老人沟通,帮助老人提升信息识别与维权能力。如若发现老人受骗,则应第一时间协助留存证据,陪同协商或向消协、监管部门投诉。”毛梦凌说。

“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制定高位阶的专门法律,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更稳定、权威的法律保障;此外,还应持续完善和细化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银发经济各细分领域的产品、服务、管理标准。”彭超建议。(记者 秦亦姝)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