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机场高铁站沦为追星“舞台” 明星行程明码标价5元一条

2025-09-23 09:26

来源:法治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机场高铁站沦为追星“舞台” 围堵追拍扰乱公共秩序

明星行程明码标价5元一条

高铁车门开启,站台上早已等候多时的粉丝举着手机蜂拥而上,将车厢围堵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声嘶力竭地维持秩序,却收效甚微,其他乘客进退两难,场面一度陷入混乱……近日,发生在河南开封北站的这一幕在社交平台上迅速发酵。

事后,该明星所属的经纪公司发声谴责围堵行为影响公共秩序,呼吁粉丝理智追星。铁路部门通报称经应急处理后,现场无人员伤亡,也未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这起事件再次将“饭圈”乱象及其对公共安全的威胁推至风口浪尖。《法治日报》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近年来,一些粉丝乃至代拍群体为了追明星行程、与明星近距离接触、拍摄一手“路透图”,把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变成追星“舞台”,甚至引发航班延误、自动扶梯玻璃被挤碎等严重后果。

在谴责上述行为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明星的出行时间与地点为何能被人提前精准掌握?

近距离追星扰乱秩序

“现场全是人,比春运还夸张。”曾经热衷于在机场追星的上海女孩刘婷(化名)向记者这样形容她经历过的接机现场。

为何粉丝越来越热衷于在机场、高铁站围追堵截明星?刘婷给出的答案是——“性价比高”。

“不少粉丝还是学生,可以用在追星上的钱并不多,比起那些动不动就被炒到上千元的演唱会内场票、见面会门票等,接机几乎可以说是零成本。”刘婷说,如果运气好,在接机人数少、经纪公司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能和“爱豆”(偶像)聊几句、合个影并索要签名。

此外,刘婷还告诉记者,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接机内容不仅能给自家偶像增加曝光度,还能巩固自己在“饭圈”中的“地位”。

一名资深“追星族”向记者透露,部分更极端的“私生饭”(指侵犯明星私生活及工作的粉丝)甚至会购买与明星同一班次的机票或高铁票,方便旅途中近距离接触。

这种不理智的近距离追星行为,曾不止一次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今年5月10日,不少粉丝在辽宁沈阳北站地下通道电梯口迎接明星,导致部分乘客被堵塞,有造成踩踏的风险隐患。7月初,某明星在浙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遭遇粉丝围堵,一名粉丝不顾工作人员劝阻,闯入防爆检测围栏,还将工作人员推倒。浙江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依法对其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现场全是粉丝,把通道围得水泄不通,旅客找不到方向走不动道。我要赶车,一直在说‘让一下’,但不管怎么说,人群都没有任何反应,只顾举着手机和相机边追边拍。”四川成都的李女士曾在成都东站赶车时,被接站的粉丝“吓了一跳”。由于人潮拥挤,李女士的行李箱在推搡中好几次脱手。“好在最后赶上了车,但过程太艰辛了。大冬天给我挤出一身汗。公共场所咋变成了追星场所,简直太离谱。”

行程信息被明码标价

记者了解到,线下围堵明星的人群中,除了粉丝群体外,往往还有不少端着专业相机、戴着黑口罩的人,被称为“职业代拍”。他们扛着“长枪短炮”翘首以待,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拍摄到“第一手图片”,拿到“独家视角”,之后将这些一手资源打包卖给粉丝。

有着多年追星经验的重庆大学生陈立(化名)告诉记者:“有些人就是专门靠明星吃饭的,会专门去机场酒店蹲守拍明星照片视频卖给粉丝。”

记者调查了解到,有的代拍是专门蹲守明星经常出现的机场、酒店、演出场所等地,一旦有明星出现,立刻用镜头锁定;还有的代拍则是提前获取明星的行程信息,提前赶往现场守候。

这些人是怎么精准掌握明星行程信息的?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明星的行程信息在网上被明码标价。

以“明星行程”“明星航班”为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检索,记者发现有不少帖子在询问“怎么知道艺人行程”“如何查明星航班”。在这些帖子下方的评论区,有不少留言表示“白菜价”(低价)出售艺人航班信息、身份证号等。记者主动私信,添加其中5个所谓的“票务”。

“刘××北京开封”“汪×9.2杭州北京”“王××北京贵州往返”……这些“票务”朋友圈被各种明星行程信息刷屏,还有大量时长几秒到一分钟左右的明星近距离跟拍视频。经询问,视频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记者发现,和“票务”做交易还需要学会一套“行话”。交易中,敏感信息并不会被直接提及,而是用首字母缩写和各种表情符号指代。例如,“sfz”是“身份证”,“hbh”是“航班号”,“hz”表示“护照”,飞机和高铁行程则用相应的表情符号指代。

一名“票务”给出的价格是“航班信息一条5元”“身份证号码一个3元”“查行程方法5元”,若是打包购买查行程方法和包含绝大多数明星证件号的文档,一共只需要8元。

记者支付8元后,对方随即发来一份150页的文件和两份教程。文件里按姓名首字母A到Z的顺序,详细罗列了大量明星的身份证号码、护照号,甚至包括港台艺人的“回乡证”和台胞证信息。

两份教程则分别是查航班教程和查高铁教程。查航班教程里详细说明了如何利用小程序等工具查明星行程,按照这份教程,记者很快便成功查询到了某明星要乘坐的航班。查高铁比查航班的流程更为复杂,但利用文档中提供的明星私人信息,再根据教程提示,也能查到明星近期要乘坐的车次。

层层转售源头追责难

江苏徐州公安机关曾办理过一起买卖明星个人信息案。经查,许某某是追星族,常找“黄牛”买明星行程,后认识了专门出售明星高铁行程的肖某、查询身份证号码的李某某等人,获取多名明星的航班、身份证号码、高铁车次等信息。许某某将手中信息加价转售给“代拍”“私生饭”,至案发,通过倒卖赚取差价获利2万余元。今年5月,新沂市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许某某等4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10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同时,4人还需承担公益损害赔偿9000元至2万元不等,并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有办案人员表示,明星的行程信息成为被贩卖的“追星商品”,一方面表明存在相关方监管缺位的情况,有关公司、平台、部门等对自身责任履行不到位,导致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另一方面也有技术保护措施落实不足的影响,非法抓取、信息泄露等手段持续蔓延,致使难以确定不法分子身份,追责困难重重。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明星信息买卖链条层层嵌套,很难分辨信息源头。有“票务”向记者坦言,自己手中的明星信息文档和查询教程,也是“从别处收来的”,有些“票务”还会招募代理,发展下线,信息被层层转售。

记者还发现,一些“票务”会利用社交媒体起号引流,将明星身份信息、行程信息等以单条或打包的方式出售给粉丝。获取准确的航班或高铁车次后的粉丝,会提前数小时抵达机场或高铁站,占据安检口、候车区以及出站口等关键位置长时间等待,在偶像出现时围堵拍摄。

愿意为偶像行程付费的粉丝群体不在少数。一名“票务”将记者拉进“航班4群”,群里共有超过400名成员,群主每天将明星行程信息发到群内,不时有粉丝在群内直接询问是否有某名特定明星的航班行程。记者注意到,群公告中写明,购买了行程信息的成员在去机场之前要删除群聊记录和购买记录,“部分机场会查,特别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会查‘刷关’(粉丝得知明星的航班信息后,购买相近时间的机票,过安检,达到追星目的后,再出来退票的行为),最好还是删了”。

采访中,不少粉丝也苦这种无序线下追星行为久矣,认为这种无序追拍,根本不是支持,而是骚扰。“背后大多是‘私生饭’和代拍在捣鬼,希望能好好管管这群人。”

稿件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本报记者 赵 丽

本报实习生 宋昕怡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