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本网独家>

SDG中心在京发布地球大数据系列成果

2025-09-08 09:56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25年9月6日,在第五届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FBAS 2025)开幕式上,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推出全球首个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大模型——“灵息•可持续发展目标大模型”并发布《地球大数据科学论丛》(以下简称“论丛”),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五年冲刺阶段注入新动力。

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涵盖社会、经济与环境领域。然而,历经十年,2025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显示,169个子目标中仅35%进展顺利,近一半进展缓慢,18%甚至出现倒退。

“当前,直面实现目标迫切需要新技术与工具的支持。今天发布的系列地球大数据系列成果,服务可持续发展目标系统监测、智能评估与科学治理,这是我国在第75届联大会议宣布成立SDG中心五年以来,我们交出的最新答卷。”SDG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表示。

此次论坛上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灵息”(LingXi)依托SDG中心在海量地球大数据领域的独特优势,核心功能包括智能数据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预测。模型汇聚可持续发展目标政策文件、科学数据、研究论文、全球及区域进展报告、专著、案例等六大多模态资源,覆盖全部可持续发展目标,形成具有多源多模态异构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专业知识库,解决了数据和知识资源尺度不一、标准各异、语义混淆和时空不匹配等问题。

灵息SDGs大模型是一个由五大专业智能体协同工作的“智慧大脑”,旨在利用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破解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数据整合、知识提炼与决策支持难题,彻底革新研究人员和决策者的工作模式,标志着中国利用科技赋能全球发展事业进入新阶段。

曾经,为了一份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科研人员需要花费数月时间在海量的全球数据库与学术论文中艰难“淘金”。而今天,研究人员只需通过自然语言对话阐明需求,文献综述智能体即可并行检索全球海量多语种学术资源,通过智能重排、交叉验证与溯源,自动生成长达2万字、结构完整、引文准确率超90%的高质量综述报告,将以往耗时数月的文献调研工作压缩至几分钟,极大解放了科研生产力。基于专为人工智能准备就绪的多模态数据集与三维可视化平台,构建了智能化三维交互分析工具,具备地理空间精准搜索、遥感信息智能识别与提取、空间数据统计分析及交互式三维可视化等核心功能,显著降低可持续发展目标空间数据的应用门槛,目前可支持全球城市热舒适度评价、土地利用变化等应用。“灵息”的上线,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

论丛由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与科学出版社联合推出,是国际上首套系统总结地球大数据研究体系的专业出版物。全书共23卷,从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到前沿应用三个方面,全面梳理了我国科研团队的原创性成果。论丛凝练了数据泛在感知、多源数据融合、数字孪生与复杂模拟、时空建模与智能识别等关键技术,构建了支撑跨尺度、多维度认知的地球大数据方法体系,并在数字丝路、美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三维信息海洋、极地环境变化等领域得到应用,推动了科学观测、数据分析、决策支持与政策治理的有机衔接。

SDG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指出,论丛的发布标志着地球大数据研究正不断从观测与分析走向知识集成与智能化应用,促进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的演进,为科学研究与政策实践搭建了桥梁,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贡献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五年来,作为依托中国科学院建设的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取得多项务实成果,在联合国大会等重要场合提出中国方案,产生广泛影响。为推动数字技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由SDG中心联合全球32个国家、65个顶尖科研机构与国际组织共同发起的“数字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计划”(DSP国际科学计划)已于今年正式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批准。该计划旨在基于数据密集型科学和创新解决方案,构建数字可持续发展科学新范式,用变革性数字技术驱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科学规律的系统性认知,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高水平发展。DSP计划的逐步推进,意味着SDG中心的工作重心将从构建自有能力,转向引领全球协同创新。

【责任编辑:王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