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际开云online(中国)>

韩媒:韩国文学出海,不能只有“治愈系”

2025-08-21 09:13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韩国时报》8月19日文章,原题:韩国文学,世界尽头的便利店?韩国赢得了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那韩国书籍的下一步是什么?10年前,译成英文的韩文书寥寥无几,一家图书馆便能轻松收齐。如今却成了幸福的烦恼:根据韩国文学翻译院近日发布的新数据,韩国作品的海外发行量和销量飙升,获资助支持的翻译作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30%。出海书籍中的韩国人形象多元又矛盾。出版商大力押注韩国新型治愈类书籍,大量韩国“治愈系文学”小说出现在马来西亚、美国书店里。显然,韩国的都市景观正被翻译并通过商业渠道输送到全球书店。

在很多书店,我看到了《韩国自我关怀之书》《如何像韩国人一样生活》和《韩国幸福之书》。我觉得这很怪异,韩国人对健康之道掌握得比别人都高明吗?看看本国与侨民的心理健康记录,这说法令人怀疑。在纽约的书店里,最新畅销书是美式的韩国人忏悔式回忆录,详细描述移民生活的家庭或个人创伤、心理健康危机以及无休止的奋斗。我们仍在大量输出韩国的“治愈系”文学,糖果色封面的最新韩式奇幻小说堆满书架,故事围绕韩国的百货商店、自助洗衣店或书店展开。我承认,每当看到这类书泛滥成堆时,心里便空落落的,我患上了“治愈疲劳症”。我希望知道我们这代人为何如此焦虑。

答案或许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倦怠感,人们往往会在24小时便利店、洗衣店和百货商店中寻找内心平静与安宁。

我们仍要支付高得离谱的房租,而这个星球每年夏天都肆虐着猛烈的野火和洪水。就像便利商店一样,治愈系小说成了智能手机一代人用以逃避现实的读物。

为了逃避现实中的悲伤情绪,我曾经沉浸于一些文学艺术家构建的美好故事中。然而,我希望出现更多探讨韩国人如何以及为何总是处于压抑状态之中的深度文学。比起更多奇幻作品,我更希望看到像罗蕙锡、姜敬爱这样的现代女性作家的译本作品或是深入探讨韩国抗议文化的虚构作品出海。

若不想让韩国文学沦为世界尽头的便利店(暂时逃避现实的空间),我们该问的不是韩国文学的未来在哪儿,而是“哪些作品经得住时间考验”。(作者埃丝特·金,李迅典译)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