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际开云online(中国)>

英媒:猫也会得“痴呆症”,新研究带来治愈曙光

2025-08-20 09:40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英国广播公司8月12日文章,原题:猫患痴呆症的原理同人类相似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猫咪也会像人类一样患上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痴呆症,这一发现有望推动该领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对25只出现痴呆症状的猫进行了一系列死后脑部检查。这些猫生前均表现出痴呆症特点,比如意识模糊、睡眠障碍和发声增多。科学家希望借此探索痴呆症是如何形成的,并在这一基础上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对象多为经过基因改造的啮齿类动物,这类动物并不会自然患上痴呆症。科学家在患痴呆症的猫的脑部神经突触中发现了β淀粉样蛋白的堆积,这种有毒蛋白质的堆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因此参与到该研究中的科学家将猫称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完美自然模型”。

科学家表示,新发现将清晰地揭示β淀粉样蛋白是如何导致猫的认知功能出现障碍和记忆丧失的,这对人类痴呆症研究十分有价值。人类大脑神经突触负责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正是因为丧失突触,才导致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出现下降。研究人员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这两种重要的脑部支持细胞会吞噬带有β淀粉样蛋白堆积的突触,这一过程被称为“突触修剪”,即清除不再需要的部分突触。尽管这是大脑发育的重要过程,但“突触修剪”也可能诱发痴呆症产生。

科学家认为,新发现不仅有助于开发人类的阿尔茨海默病疗法,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和治疗猫的痴呆症。研究负责人罗伯特·麦吉奇表示:“无论是人类、猫还是狗,痴呆症都是一种具备‘毁灭性’的疾病。由于猫会自然地发生这些脑部变化,而不用经过基因改造,它们可能比传统实验动物更能准确地呈现疾病的发展,研究成果将同时造福人和猫咪两个物种”。

爱丁堡大学皇家(迪克)兽医学院猫科医学教授穆尔也强调:“猫咪患痴呆症给猫本身和猫主人都带来痛苦。通过此类研究,我们得以理解如何以最佳方式治疗病症。猫咪、猫主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人都能从研究成果中获益。”(作者卡勒姆·沃森,线一凡译)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