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页面>

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回购规模均创历史新高——资本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2025-02-10 09:48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证监会近日披露,2024年,上市公司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去年以来,在政策引导和鼓励下,上市公司不断增强分红意识,提高分红水平,持续回报投资者,同时加大回购力度,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分红屡创新高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情况持续好转,越来越多公司加入到用“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的队伍。证监会数据显示,不仅在2024年,2023年A股共3855家公司现金分红,分红总额2.2万亿元,刷新了当时的历史纪录。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分红金额再创新高,体现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成效,也反映出上市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和资本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

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认为,分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盈利能力。分红增长说明2024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在逐步转好,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对投资者的回报和重视程度也在增加。

上市公司分红水平的提升,源于分红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2023年12月,证监会修订完善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交易所同步修订相关自律监管规则,进一步明确现金分红导向,推动提高分红水平,对不分红的公司加强披露要求等制度约束督促分红。

2024年3月,证监会印发《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4月,修改《股票上市规则》,对有盈利且有盈余,但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实施风险警示;1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鼓励上市公司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分红、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过去一年来,政策多次强调分红,对分红的次数、比例和节奏提出新要求,这是在提升公司质量的基础上,要求上市公司以更稳定的方式回馈投资者。”杨超说,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将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加大分红力度的影响下,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通过分红,投资者会增加现金供自由支配,有助于投资者更加从容地面对市场短期波动,从而更坚定地践行长期理念。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众多政策利好有助于上市公司通过高质量分红政策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公司市值,进而推动股市整体投资回报。

回购持续升温

除了分红,2024年上市公司回购也持续升温,并呈现出积极变化。特别是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落地后,推动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热情进一步上涨。

2024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政策工具实施以来,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并推进相关业务。截至2024年末,金融机构已和超过700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签订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超300亿元,2024年全市场披露回购、增持计划上限接近3000亿元。

“政策支持解决了上市公司回购资金的难题,使回购更加可行和有效,而贷款的低利率和便利性进一步激发了上市公司回购的积极性,推动了回购市场的繁荣。”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

除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为更好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央行还于去年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在股票市值被明显低估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证券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将有足够意愿运用两项工具提供的低成本增量资金回购或增持股票,这样就形成了内在的稳定平衡机制,能够有效发挥稳定市场作用,遏制市场负向循环。

相比往年上市公司的回购用途多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2024年的“注销式”回购明显增多。去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杨超表示,将回购股份用于注销能够永久性减少公司的发行股本总量,直接提升每股收益。回购注销还可向市场传递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增长和盈利前景充满信心的强烈信号,提振投资者信心,促使股价更好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

有望保持活跃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稳定资本市场作用。

金融机构在会上表示,主动开展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是经营效益较好、管理层对自身业务发展有充分信心的优质企业,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客户和网点优势,持续完善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实现银行与企业共同发展。

邹澜在此前的国新办开云online(中国)发布会上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前期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相关企业和机构可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的资金以增加投资。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回购增持规模和家数远超2023年同期,这显示出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的热情高涨。”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2025年在政策的持续鼓励和引导下,上市公司的回购增持活动可能继续保持活跃态势。

杨超认为,随着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政策也将继续鼓励上市公司分红,预计将有更多公司加入分红甚至多次分红的队伍,这将显著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引导其长期持有股票。同时,这对公司的质量和治理能力也提出要求,对市场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对于更好提升分红水平,李湛建议,一是完善分红激励机制,对分红比例的考核标准进行细化。二是优化税收政策,分梯度适当降低分红税率,尤其是对长期持股的个人投资者减轻税负。三是平衡分红与再投资,鼓励企业在回报股东与长远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部分公司“高分红低投入”的短期行为影响其研发投入和长期发展。四是提升信息透明度,加强对上市公司分红计划和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分红政策落到实处,防止出现“高承诺低兑现”现象。(记者 马春阳)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