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开云网页版页面>

集成创新助风电项目“开疆拓土”

2025-10-28 08:46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我国风电领域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大容量机组、叶片长度、轮毂高度均创出全球纪录,技术进步推动风电投资建设成本持续下降,风电已成为最具综合竞争力的电源之一。”10月20日—22日,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5)举行,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在大会上表示。

今年9月,我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大会发布的《风能北京宣言2.0》锚定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出我国风电“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500万千瓦,确保203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

为加快风电产业发展,《风能北京宣言2.0》倡议“政产学研携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风电集成化融合式发展”等。其中包括围绕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等开展联合攻关,加速成果转化。随着风电成本持续下降,政府主管部门应着力完善绿色氢氨醇、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推动技术加快成熟;加快对以绿电制氢氨醇为代表的多能转换技术的探索与示范应用,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等。

潘慧敏表示,国家能源局将重点推进风电的集成发展,不断拓展“风电+”模式,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集成创新,积极推动风电制氢,实现商业化突破,推进风电与海洋牧场、海水淡化等多元化融合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5.8亿千瓦,与2020年相比,实现了翻倍增长,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时代。今年前8个月,全国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已达约11%,成为能源保供的重要力量。

当前,技术创新已成为风电项目“开疆拓土”、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的最重要推手。在CWP 2025,近千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全球风电产业链的最新技术与成果。

比如中国中车展示了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单机每年可输出高达1亿度清洁电能,可满足5.5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全球最大功率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启航号”年节约燃煤消耗约2.5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2万吨。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让风电机组更“智慧”。比如中国中车通过AI优化能效及磁路分配,实现精准电流控制,增强复杂电网条件下的风场并网稳定性;利用视觉大模型实现高精度识别、自动诊断与智能化追溯,针对叶片裂纹、塔筒锈蚀、螺栓松动等典型缺陷,降低人工巡检成本超过40%,提升效率超50%,延长设备寿命2—4年。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