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绿而进 向绿而兴——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中感受绿色转型脉动

这是2025年8月10日拍摄的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景色。新华社记者 王郁源 摄
转机来自“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坛头村投入1400余万元,清淤70余万立方米、清理垃圾500余吨,建设生态湿地公园、种植水生植物,让臭河滩变身湿地。
生态改善后,村里引入中医康养等业态,打造“民宿+文创”产业链。2017年至2024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万元增至3.5万元,昔日烂河滩成为乡村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典范。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越来越多“生态痛点”正蝶变为“发展亮点”。

风光“赋能”:低碳发展拥抱新机遇
沙漠深处,一排排光伏板组成浩瀚的蓝色“海洋”;广袤草原上,一台台巨大风机巍然耸立……在内蒙古,记者一次次被壮观的场景所震撼。
作为能源大区,内蒙古一度因传统能源比重较高,成为能耗和碳排放“大户”。近些年,当地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借助充足的风光资源,实现新能源快速发展。2024年,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1.35亿千瓦,超过火电装机。
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数据显示,我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