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科考的变化令人惊叹”——科考队员谈我国北极科考之变

图为考察队员在“雪龙2”号舯甲板采集CTD带回的水样。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我国极地事业近年来步入快车道,调查装备、保障能力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次考察队党办主任兼综合队队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极地船舶管理中心副处长陈清满说。
自2012年以来,陈清满一直从事极地考察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参加过4次北极科考,他对船载调查装备能力的变化如数家珍。
“早先极地考察大洋调查大部分设备由科考队员自行携带上船,现在船上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调查设备,固定搭载的设备已从过去的40余套升至120余套,队员只需带部分有特殊要求的自用设备即可。”陈清满说,船上调查设备的充分配备,使集成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可能,同时可避免高精度调查设备频繁搬运受损。此外,用同一套设备采集数据,且所有调查设备统一检定校准,数据质量更可靠、可控。
“与硬件变化相匹配的软实力方面也在提升。一代代极地人将现场经验凝结为书面化的管理规定、体系文件,极地现场调查作业保障日益规范化、标准化。”陈清满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