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开云网页版页面>

600株人工繁育珍稀兰花回归野外

2025-10-14 08:46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记者9月21日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600株人工繁育的珍稀兰科植物成功回归野外。

此次行动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联合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高黎贡山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共同实施,旨在恢复珍稀兰科野生种群。

据了解,此次回归野外的杏黄兜兰、彩云兜兰和金蝉兰,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栖息地破坏和非法采挖影响,这些高黎贡山特有物种野生种群数量锐减。云南省林科院兰科植物保育团队历经多年攻关,通过无菌播种、组织扩繁等技术,从仅存的野生植株中抢救性培育出健康幼苗,为野外回归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从人工授粉到实验室育苗,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保育团队负责人蒋宏研究员说。

为确保回归成效,科研人员严格遵循原生境相似性原则,将600株兰花分批定植于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和植被类型的栖息地。所有植株均进行编号挂牌,保护区管护人员将联合社区监测员开展长期跟踪。此前,项目组已对当地村民和保护工作者开展了兰科植物调查监测、繁育技术等专题培训,为后续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高黎贡山拥有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此次行动创新采用“迁地—就地”协同保护模式,未来各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系统开展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建立跨区域保护机制,打造集生态保育、技术研发、资源利用于一体的示范平台。

目前,首批回归植株长势良好。蒋宏介绍,未来团队将继续与保护区深入合作,系统开展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估,完善长期监测体系,强化兰科植物就地保护;重点对高黎贡山特有、濒危兰科植物开展拯救保护工作,恢复其自然种群,并围绕兰科植物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的全产业链研究。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