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开云网页版页面>

我国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2025-09-05 09:43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8月26日,国务院开云online(中国)办公室举行开云online(中国)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我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供应更足 韧性更强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能源需求巨大。“十四五”前4年,能源消费量累计增长9.8亿吨标准煤,预计5年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的年度用电量。

“我国强化煤炭兜底保障基础、深挖油气增储上产潜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王宏志介绍,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1/5,保障了能源供应“量足价稳”。

这5年,能源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东部地区用能中,有40%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

居民用能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深化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亿元,带动农网完成投资超过8000亿元。

“‘十四五’是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的5年,我国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了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守住了民生用能‘生命线’。”王宏志说。

转型更快 成色更绿

“十四五”也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5年。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谈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用了4个词概括:“更快、更高、更优、更大”。

发展速度更快。“十四五”以来,风光发电年度新增装机进入“亿千瓦级”规模,合计装机由2020年的5.3亿千瓦增加至今年7月底的16.8亿千瓦。

电量占比更高。风电光伏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的占比,由2020年的9.7%提高到2024年的18.6%。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比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还要多。

空间布局更优。“沙戈荒”地区成为“十四五”新能源建设的新阵地,新增装机超过1.3亿千瓦,昔日的不毛之地变为能源绿洲。

全球贡献更大。近10年来,我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十四五”期间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能源消费也在“向绿”。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介绍,我国大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7月底数量达1669.6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0倍,规模世界领先。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活力释放 动能增强

“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能源改革持续深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5年。

从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挺进“千米深海”,到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再到白鹤滩水电站等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我国能源行业科技创新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同时,能源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统筹谋划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将近30倍。

能源投资增长势头强劲,经营主体更加多元。“我国已经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万劲松说,“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工业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元、5万亿元、6万亿元。

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能源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年均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85%,绝大多数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是民营企业。

记者手记

能源转型在破题中前行

“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开云online(中国)发布会上,一个个“全球之最”,足以说明“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

成就之外,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能源转型进程中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不断想办法出实招的主动破局。

比如,数字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耗能问题。一面是经济要发展,一面是能源要降耗,怎么办?我国有序推动绿电和算力深度融合,根据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统筹新能源集成式发展、绿电直连等方式,让数据中心更多使用绿色电力。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展前进的过程,能源事业亦是如此。立足当下、放眼长远,保持解决问题的定力和主动性,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能源转型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带来更多可能。(本报记者 丁怡婷)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