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开云网页版页面>

“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2025-09-05 09:42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能源生产总量占比超全球五分之一、构建起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在国务院开云online(中国)办26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开云online(中国)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交出了一份我国能源事业的亮眼成绩单。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我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能源自主供应“基本盘”更稳固

今年夏季,我国电力负荷不断创新高,全国经历了大范围高温、暴雨洪涝和台风等极端天气,但电力基本保持平稳运行。“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这80%意味着什么?

自主保障能力强。“十四五”前4年,受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带动,我国能源消费量累计增长9.8亿吨标准煤。“十四五”以来,我国强化煤炭兜底保障基础、深挖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潜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尤其新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让能源自主供应“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运行调节能力强。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油气“全国一张网”加快形成,大电网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建成一批省间电力互济工程和支撑性调节性电源,电力用户响应能力逐步释放。

应急支撑能力强。针对全球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我国布局建设国家级电力应急支撑体系,建成川渝藏、南方、华北、华东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提升煤炭、油气应急保障能力,能源电力系统长期保持稳定可靠运行,未发生全国性大面积停电事故。

新能源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实现了高质量跃升发展,有力推动了能源转型进程,总体呈现更快、更高、更优、更大等“四更”特征。

发展速度更快。“十四五”以来,我国风光发电年度新增装机进入了“亿千瓦级”规模,合计装机由2020年的5.3亿千瓦增加到今年7月底的16.8亿千瓦,年均增速28%,占到“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0%。

电量占比更高。“十四五”以来,我国风光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的占比由2020年的9.7%提高到2024年的18.6%。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接近四分之一。

空间布局更优。“沙戈荒”成为“十四五”新能源建设的新阵地,新增装机超过1.3亿千瓦,昔日的不毛之地变为了“能源绿洲”。海上风电成为新引擎,新增装机超过3500万千瓦,为沿海省份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

全球贡献更大。我国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光伏装机连续10年稳居世界第一。2024年我国的风光合计装机规模占全球风光总装机的47%,风光新增装机更是占到全球的63%,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

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十四五”以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跨越和突破性进展。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介绍,从空间上来看,有省内交易,也有省间交易;从时间上来看,有年度、月度交易,也有日内、实时交易;从交易品种来看,除了基本的电能量,还有调峰、调频、备用这些辅助服务品种。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则基本完备。构建“1+6”基础规则体系,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以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交易规则为主干,市场注册、计量结算、信息披露作支撑。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电力市场的“度量衡”,保障了市场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

电力市场规模实现“量质齐升”。“十四五”以来,我国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的10.7万亿千瓦时增长到23.8万亿千瓦时,翻了一倍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从2020年的40%,提升到连续4年稳定在60%以上。

李创军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用更优配置、更高水平的电力供应,促进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排头兵,助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