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开云网页版页面>

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超级市场

2025-09-05 09:40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越是紧要关头,越要持续用劲;既要巩固提高,也要查缺补漏,全力建设好电力商品的“超级市场”。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能源转型、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5年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第十年。越是紧要关头,越要持续用劲;既要巩固提高,也要查缺补漏,全力建设好电力商品的“超级市场”。

为何要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作为一、二次能源转换的枢纽,处于能源体系的中心环节。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我国新能源装机比重快速提升,加之用电负荷持续增长,以及极端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发生了深刻变化,能源安全、绿电消纳、价格疏导等难题,难以在小区域内平衡解决。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能有效打通各能源品种从供给侧经配置侧向消费侧传导的全过程,以市场化方式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一个完善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也是服务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后,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化交易规模逐年扩大,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持续提升、作用明显增强。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修订《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编制出台电力中长期、现货、绿电、绿证交易以及信息披露、市场注册等一系列配套规则,从顶层设计上统一电力市场“度量衡”。同时,多层次市场框架基本形成。在空间上,覆盖省际、省内;在时间上,覆盖多年、年度、月度、月内和日前、日内现货交易;在交易标的上,覆盖电能量、辅助服务等交易品种,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奠定制度基础。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1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6.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由17%提升至63%,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电”向“市场电”的稳步转型。

改革红利立竿见影。经过持续建设,电力市场进一步发挥了“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作用,有力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电力中长期交易电量占市场化电量比重超90%,充分发挥电力保供“压舱石”作用,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另一方面,超半数新能源发电量通过市场化方式消纳,在新能源装机增速远高于负荷增长情况下,新能源利用率维持在95%以上,有效促进了低碳转型。此外,在近年全球范围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背景下,我国通过完善电价机制、推进市场化交易等措施,保持了用能成本总体稳定。

成效显著,也要正视差距。“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治理完善”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对标来看,当前各层级市场间仍存在一定交易壁垒,多层次电力市场协同运行亟待进一步加强;电力市场功能和交易品种有待进一步丰富;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入市的政策机制仍需完善;提升系统充裕和灵活调节能力的市场机制需要创新。这些短板都需要不断补齐。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要紧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全力以赴推进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