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开云网页版页面>

美丽城市建设从能源转型开始

2025-09-01 10:36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美丽城市怎么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为新时代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人类文明聚集地,城市运转离不开能源的持续供给。能源转型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深刻影响着美丽城市蓝图落地的成色与质地。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必须打好能源转型这张牌。

能源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可为城市运转提供动力保障,城市交通、工业、商业、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无一不依赖能源供应。能源也是城市产业发展的基础,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能够吸引投资,推动工业、服务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能源产业本身也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的合理利用,还可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回顾历史,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极大推动了城市进化。在薪柴时代,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城市发展较为缓慢、规模较小。此后随着煤炭广泛应用,工业生产所需的能源更加集中和高效,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以经济功能为主的现代城市加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速增长,逐渐成为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心,城市布局也更加灵活。为满足煤炭运输和工业生产需求,城市加强了道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供水、排水系统。例如,英国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工业城市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业中心。

进入油气与电力时代后,工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促使更多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石油为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城市交通发展,使城市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电力的应用,使城市照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并带动了电器制造、通信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发展,城市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城市功能也更加完善,成为集生产、生活、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

不容忽视的是,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成为全球共识,我们再一次站在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城市高质量发展也迎来新的契机。一方面,积极拥抱清洁能源,是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的核心依托。另一方面,能源转型也是城市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助推器”。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电网等领域蓬勃发展,城市未来的竞争力将在这场能源变革中得以重塑与提升。

城市能源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应从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发力。源头减碳是转型的第一道关口,需做到远近协同。近,可就地发展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分布式新能源,实现“电从身边来,来的是绿电”;远,可积极利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让远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绿电走进城市。

过程提效则让能源利用更“聪明”。将节能优先的理念融入建筑、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让城市居住空间舒适且低耗;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供需的精准匹配与高效调度,减少能源浪费。

终端清洁化形成能源转型闭环。要加速城市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私家车电动化进程,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广热泵、太阳能供暖、余热利用等替代传统燃煤锅炉和空调。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居民使用高效节能电器。

转型之路从无坦途。储能技术成本仍然偏高,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不足,初期投资与长期收益较难平衡,这些“硬骨头”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决心。我们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力度,让城市在转型之路上有规可依、有策可用。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大胆探索,走出差异化转型道路,为更多城市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范本。(作者:王轶辰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