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环保开云网页版页面>

让油田实现“逆生长”

2025-08-28 09:52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走进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塔罐林立、管廊纵横。在这里,一块块黑色的煤炭“变身”成为烯烃、聚烯烃等工业原料。

在公司展厅里,聚烯烃中心副经理付文明指着一小罐白色晶体对记者说:“这是我们公司的拳头产品,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用来生产太阳能光伏胶膜,年产能达28万吨。”

作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化工板块的代表性企业,该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探索资源清洁转化新路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陕西延安市安塞区,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郝家坪项目区,一根根管道正将水持续不断注入油井。“注水,是为了保持油层压力,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该采油厂总地质师张金良说。

过去,油田要靠打新井才能维持产量稳定,经过多年攻关实践,延长石油研发了控速增渗注水技术,依托项目区建设,进行精细注采调控,挖掘、释放油藏潜力,让油田实现“逆生长”。经过三轮会战,油田采收率即从13.7%提高到17.3%,为延长石油持续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探索形成了适合我国低渗、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不仅注水,还会“注气”。在杏子川采油厂,将延长石油上游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注入油层,封存在地下,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能用于驱油增产。该项目二氧化碳注入规模每年可达36万吨。

从前端的采掘,到后端的加工,延长石油已从单一的石油开采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油气煤多种资源高效开发、综合利用、深度转化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4个科研机构、33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3个中试基地、2000余名科研人员……近10年,延长石油累计投入科技资金超600亿元,在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油气煤资源综合利用、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前瞻性创新技术,建成投产了煤油气综合利用、合成气制乙醇等10余项全球首台(套)装置,走出了一条油气煤综合转化、节能降碳、绿色循环发展的差异化、特色化新路径。

这背后是各项机制的不断完善。聘任数位院士专家加入工作站;用股权、分红等激励方式,支持开展中长期研发;对于向外部单位转化的科技成果,首次许可、转让,可以按照合同额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一系列改革新举措点燃了延长石油的科技创新引擎。

2024年,延长石油油气当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达到2014.6万吨;营业收入达到3900.13亿元,利润总额148.02亿元。“随着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未来5—10年,延长石油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方面将取得新的突破。”延长石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恺颙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5日 10 版)

【责任编辑:郝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