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online(中国)

开云online(中国)直播 开云网页版页面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生态环境> 本网独家>

“爷爷的水稻田”全球青年杂交水稻梦计划将启动

2025-08-11 09:18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8月7日,“爷爷的水稻田”全球青年杂交水稻梦计划第三次筹备会在江苏大学举行。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20余所高校代表,以及相关学术机构、公益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计划内容设计、中外青年参与机制及校地协同路径深入研讨。

江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崔勇介绍,全球青年杂交水稻梦计划既是对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精神传承,也是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的具体实践。

在讨论环节,各单位代表结合自身优势提出特色方案。南京大学代表周碧雯提出“三维育人体系”,计划将水稻科普融入劳动教育课程,联合历史学院开发“稻作文明溯源”实践模块,通过对比稻作遗址与现代农业技术,帮助留学生理解中华农耕文化的延续性。

东南大学代表曹琪聚焦科技赋能,建议搭建“AI 稻田监测平台”,让中外青年通过智能设备实时追踪稻穗生长数据,同步开展“全球稻田数据对比”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思维。他特别强调:“要让留学生不仅是参与者,更成为杂交水稻技术的国际传播者。”

南京农业大学代表李子成则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出组建“青年农技导师团”,编写多语种《杂交水稻种植手册》,计划在启动仪式后开展“跨国稻田结对”活动,由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组成种植小组,共同完成从育苗到收割的全周期实践。

南京邮电大学代表孙委委分享了“科技+文创”融合思路,提议开发秸秆3D打印、稻米文创等体验项目,通过设计“水稻生长日志”数字平台,让青年用短视频记录种植过程,形成跨文化传播内容库。

江苏师范大学代表袁伟琦则建议举办“全球青年稻田短视频大赛”,以青春视角诠释袁隆平精神。

“爷爷的水稻田”公益项目发起人、中国作物学会特用作物专业委员会会长曾松亭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各高校所提建议充分展现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国际视野”的融合思路。(王璐瑶

【责任编辑:焦梦】
返回顶部